【神學生·活】在奉獻前先和大地修和
「所以,你若在祭壇前, 要獻你的禮物時,在那裡想起你的弟兄有甚麼怨你的事,就把你的禮物留在那裡,留在祭壇前,先去與你的弟兄和好, 然後再來獻你的禮物。」(瑪五23 — 24 )
在山中聖訓的這段話中,耶穌特別訓誨我們修和的重要, 我們亦會明白到在彌撒前,如果自己與其他人有甚麼怨恨,也應先修好這份關係,才參與聖祭,也應定時辦告解,藉天主的恩寵使這修好的關係更圓滿。不過,教宗方濟各的《願祢受讚頌》通諭卻提醒我們,我們不單和天主、他人有一份關係,也和大自然有關係。天主託付我們成為大地的管家,而亞西西聖方濟更稱呼大自然中不同事物為兄弟姊妹。
那麼,我們獻祭前,也應先和大自然修和啊!在最近一次我們學生會前往西貢鹽田梓的活動中,我無意中遇到花蓮「鹽寮淨土」簡樸、自然、靈修中心的創始人區紀復先生,他是一位很温文爾雅的博學之士。他告訴我,也許我們會在戶外舉行一些以環保為主題的祈禱靈修活動,但是,如果我們見到四周都是垃圾,卻視而不理而只專心做我們的祈禱,是不適合的,應先行把垃圾清理,然後才去祈禱,這會更有意義。而我則回應說, 這就是在祭獻前先和大自然修和的具體行動啊!
名位朋友,我們的地球家園真的病了,我們只得這個家,請大家一齊救救地球。為大自然生態祈禱固然十分重要,因為一切都屬於天主,只有藉著祂,我們才能真正救地球,但也不能缺少人的參與,這是一個天人互動的歷程。
我們要從最基本的心態開始作出改變,不再只以自己的利益為出發點,而要從心裡懂得欣賞、珍惜和尊重大自然,視它為我們的好朋友,一起共存而不是只去剝削它、利用它。繼而改變我們的生活模式,例如不浪費資源,珍惜用水,減少不必要的垃圾,不購買沒必要的用品;參與素食,減少吃肉;響應並參與社會上的環保工作,如回收廢物, 循環再用;並推行相關的教育工作,將環保的觀念灌輸給眾市民和我們的下一代。
最後,再呼籲大家,以後我們要作奉獻前,先要記得和天主、他人以及大自然修和啊!與大家共勉!
•聖神修院神哲學院「神學普及╱文憑課程」學生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