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讓青年成為教會領袖

期數
3859
刊登日期
2018.02.02
主曆
主曆 2018 年 02 月 04 日 常年期第五主日

香港教區訂立「青年年」,以求讓眾人重視青年,也讓我們意識到,青年不僅是未來的領袖,也是今天的領袖。為本地的公教青年來說,往後是重要的一年,當加以善用,讓香港這城市體會到教會的臨在。

教會團體與年輕人共同明辨方向,是這個旅程的重要部份。「青年年」開展之初,教區先為聖職人員舉辦三天研修營,聚焦於青年和聖召辨別。除夕夜,聖神修院也聯同教區青年牧民委員會等,在修院舉辦營會,以嶄新方式與青年交流,幫助年輕人在各自不同的生活境況中接觸耶穌基督。

如果我們把引導青年和培育聖召的責任,只留給教區當局或青年牧民委員會,那無疑是把我們洗禮時領受的福傳使命置諸不顧。活出信仰的重任當然要有賴青年本身,但另一方面家庭、善會和堂區,都必須有明確的行動計劃,來接觸年輕人,與他們對話,聆聽青年,再一起同行。

鼓勵青年參與教會生活,能讓上一代與他們保持密切關係。普世教會二月二日慶祝獻主節,當天也是聖若望保祿二世在一九九七年訂立的「全球修道者奉獻日」。在這慶日,全球不同地方的教會團體都會舉行禮儀,當中會祝福蠟燭,這象徵著「世界之光」的基督,藉著教會內的獻身生活,光照世界。

不少教區會把慶日活動延期至二月二日以後的主日,以強調獻身生活對普世教會的奉獻。以不同形式慶祝教會內的獻身生活,在「青年年」內別具意義,因為大部分司鐸和修會生活的聖召,都來自年輕人。近年,本教區的「全球修道者奉獻日」不大受到一般教友重視,為青年教友亦然。

這無疑是催迫著度獻身生活者、教友和司鐸共同努力,否則整個「青年年」過去了,但是許多公教青年根本沒留意到「青年年」。

去年三月二十一日,教宗方濟各為來屆二○一九年巴拿馬的普世青年節發表錄像講話,他呼籲年輕人要像聖母瑪利亞一樣奉獻自己。教宗說:「你們如同納匝肋的少女那樣,能夠讓世界變得更美好,在你們和許多人的歷史中留下足跡。」

教會熱切地等候著年輕人,盼望他們擁有夢想、計劃、理想和勇氣,打破死寂的圍牆,開闢道路,邁向一個更美好、更公平、少點殘酷卻多點人性的世界。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