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講道】真.信仰

期數
3863
刊登日期
2018.03.02
作者
張心銳
主曆
主曆 2018 年 03 月 04 日 四旬期第三主日

四旬期第三主日(乙年讀經) 

讀經一:出二十 1﹣17 ∣ 答唱:詠 19 ∣ 讀經二:格前一 22﹣25 ∣ 福音:若二 13﹣25 

 

 一位母親分享她的兒子患有唐氏綜合症的經歷。她懷孕時驗出胎兒有唐氏綜合症,得知化驗的結果後,不少朋友向她建議墮胎,事實上為家庭帶來沉重的困擾和負擔。這位母親斷然拒絕,她是天主教徒,深信生命是天主的恩賜,無人有權利取掉生命。最後,她勇敢地誕下胎兒,兒子確患有唐氏綜合症。母親悉心照顧兒子,同時,從兒子身上獲益良多,發現很多上主特別的恩寵。幾年後,她再次懷孕,在朋友的叮囑下,再做一個詳細的檢驗。這位母親知道唐氏綜合症非一定遺傳,深信天主自有安排,就算是殘障的生命,也有天主的祝福。

我們相信天主, 領洗加入教會,是否要將一切變成收獲利益或是天主自有分數?天主的考驗絕不超過我們的能力,這位太太的自白,足以發現其深厚的信德,在考驗中仍然聆聽上主的話語。

合宜敬禮在於真誠無偽

本主日的福音,主要不是耶穌清理聖殿,而是清理以色列人的心,他們心中已沒有天主,他們在聖殿裡朝拜的也不是天主,是他們的生意。聖殿的存在已不再重要了。我們對信仰的忠誠與真誠,就是要求尋覓信仰的「真」方向。若果個人的企圖變成中心,宗教信仰淪為自我安慰的工具,把信仰喧賓奪主。試問聖殿又怎能成為真正的祈禱之所?耶穌邀請我們對主合宜的敬禮,就是真誠無偽的態度,這才成為天主悅納的祭品。只有正直和真誠的心,才能覓得主的真道。因為「⋯⋯完善的, 能暢快人靈;⋯⋯忠誠的,能開啟愚蒙;⋯⋯正直的,能悅樂心情; ⋯⋯光明的,能燭照眼睛;⋯⋯純潔的,永遠常存⋯⋯」(詠十九8 — 10 )

與基督建立深厚的交流

有群小學生被問一條常識問題:「冰塊溶解看到甚麼?」大部份的學生回答:「水」,另有位同學雀躍地回答:「我看到春天的來臨。」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只看到水,不能跳出框框,我們的信仰往往被功利所蒙蔽;祈禱總離不開求恩,求上主使我們求福免禍;甚或我們參與感恩聖祭都變成例行公事,缺乏反省及與主有深度的交流。因此,我們應善用四旬期的良機,重投「真」正祈禱生活;在祈禱中建立與主的情感,在聖祭體會基督再次蒞臨在餅酒的神聖奧跡, 使我們獲得救恩。

追隨十架的基督

主日的首篇讀經和福音有很好的呼應。以色列人過紅海離開埃及的經驗,讓他們意識到被上主的召選,體驗到上主是慈愛的。上主通過梅瑟把十誡交給以色列民,更將基督十字架的大愛傾注在我們身上,使我們得以轉化。我們遵守上主的誡命生活,絕非單憑個人的利益,而是回應十架上的基督的愛; 祂的愛改變我們的生活和心態,祂的視野擴闊我們狹窄的心胸,祂深厚的情義使我們眼前一亮。基督在十字架上,能在痛苦中常存喜樂, 在軟弱中體會力量,在失望中懷有希望,在誤解中繼續體諒,在苛待中始終寬恕,在孤獨中持守主愛, 在死亡中仰望永生。讓我們領會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愛,並以此作為旅途的指南針。

•主日講道由慈幼會張心銳、道明會左旭華、香港教區黃君右和耶穌會黃錦文四位神父輪流執筆。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