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廷致函全球主教 澄清基督救恩觀點
(梵蒂岡電台訊)教廷信理部三月一日公布致全球主教信函《依照天主的計劃》(Placuit Deo),澄清某些有關基督救恩的觀點。
該聖部部長拉達里亞總主教(L. F. Ladaria Ferrer)和秘書長莫蘭迪蒙席(G. Morandi)在信函上署名。
信函首指出,在當今文化轉折的這個時代需要加深對在基督內獲得救恩的訓導,因為今天的人難以了解「耶穌是完整的人和全人類的唯一救主」。當今世界的兩種傾向尤其給人們帶來困擾,一種是強調「自力行為的個人主義」,另一種則提倡「純屬內心得救」的理論。
第一種傾向認為,人的得救「只靠自己的努力」,基督無非是「激發高尚行為的模範」。這種思潮不認為「耶穌能改變人的狀況,使我們與祂結合,進入與天父修和並在聖神的激勵下我們彼此修和的新生命」。
第二種傾向「甚至導致一種強烈的個人信念,或者一種感到自己與天主契合的濃厚情感,卻不接納、治愈及更新我們與他人和受造界的關係」。這種觀念不接受天主聖言降生成人的含義。
信理部信函接著表示,教宗方濟各曾多次提到這兩種傾向,稱它們為「兩個偏離」,且「在有些方面很像兩個古代的異端,即白拉奇主義和諾斯底主義」。無論如何,即使在不同的歷史環境中,這兩個「古代的謬誤卻一直代表著信仰持續不斷被誤解的危險」。
教會乃接受救恩場所
信函闡明,「無論是新白拉奇個人主義,還是輕視肉身的新諾斯底主義,它們都損害到信仰基督、宣認祂為唯一和普世救主的宗教」,同時「也與天主藉以拯救人的聖事性救恩計劃背道而馳」。然而,「我們接受耶穌帶來救恩的場所正是教會」,而且認識到「教會作為救贖媒介的這一角色,就必能幫助我們克勝各種簡化論的傾向」;眾人知道,救恩「並非如同新白拉奇主義所主張的那樣,僅靠我們個人的努力就能得到,而是透過降生成人的天主聖子所建立,並以此形成教會共融的那種關係方能得到」。
另一方面,教會與新諾斯底主義「純屬內心得救」的主張也截然不同,教會是「一個有形可見的團體,我們在這團體內觸摸耶穌的骨肉,以獨特的方式向貧窮和受苦的弟兄姐妹施行身心上的慈悲善工」。
再者,「我們意識到救主耶穌引領我們進入圓滿的生命,這個意識推動基督徒出去傳教,向所有人宣講福音的喜樂和光明。憑著這努力,基督徒也隨時準備與其它宗教的信徒建立誠懇和有建設性的對話,相信天主將’凡聖寵以無形方式工作於其心內的所有善心人士引向基督的救恩(《牧職憲章》,22號)。」
信函總結道:「教會在竭盡全力傳播福音的同時,也繼續不斷地呼求救主的來到」,因為正如聖保祿宗徒所言,「我們得救,還是在於希望」(羅八24)。因此,「靈魂和肉身的完整得救乃是天主召叫所有人的最終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