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愛】明愛思達計劃舉辦活動 探討男士苦樂與輔導技巧

期數
3864
刊登日期
2018.03.09
主曆
主曆 2018 年 03 月 11 日 四旬期第四主日

( 本報訊) 明愛賽馬會思達計劃——男士社交及情緒支援服務一月二十二日舉辦分享會,探討男士苦樂與輔導技巧。講者指從社會到輔導場合,都需要為男士提供更多渠道去發揮自我。

「探索男人內太空——男士輔導分享會」假溫莎公爵社會服務大廈舉行,約二百人參與,大部份為社工。

開幕禮上, 明愛家庭服務總主任林綺雲致辭時鼓勵男士遇到問題時應求助,她期望透過輔導等工作讓男士活得更自在,發揮家庭裡的角色。「求助的男士未必有很多問題,但坊間的專門服務不少。」她指男士需要一個自在平台讓他們接受服務,目前設於東頭邨的明愛男士成長中心則專門為男士提供小組及輔導服務。

林綺雲會上對本報說, 她期望家庭服務上能以父親為主線,讓他們成為愛的推動者,做好一家之主的角色並投入培育,以保持良好的夫婦關係。

教育工作者曾立煌: 男士不應受制於社會期望

專題演講環節上,作家、資深教育工作者曾立煌探討「時代轉變中的男性形象與男性角色」,他指男士若只忙於滿足社會對自己的期望,這只會傷害他們,而男士可釋放自己並接受不同面貌。

曾立煌說,性別乃天生,而其形像則從社會與文化中建構。

「男士感受到壓力,因要應付傳統角色。」他說這份壓力亦甚至被指是男士壽命較女士短的原因。

「社會把男性定在框框內,但男性形像不只一種。」他指男士需要釋放自己,重新定位,而社會上的男性形象及角色其實早已轉變,不少家庭靠雙職夫婦維繫,而男士亦需要更大的同情心與同理心,才能應付社會需要。

談到思達計劃的經驗,該服務督導主任侯雪媚對本報說,該計劃從於二○一六年二月起推出後,愈來愈多男士主動來尋求服務,社工提供情緒訓練如靜觀等、組織小組和教授社交技巧。

侯雪媚說,他們的服務對象為十八至五十五歲男士,大多為三十至四十歲,主要希望克服社交上的困難:「有服務使用者缺少朋友;亦有個別因昔日遭受欺凌,對人際交往失去信心。」

她指社工透過不同介入方法給予治愈或輔導,讓他們重建社交生活。

會上,明愛義工馬克慶分享說,他多年前透過男士成長中心的輔導克服家庭方面的困擾,隨後參與中心培育活動,他指昔日專為男士而設工作坊不多,故此喜見目前中心的發展。

此外,分享會後邀請不同年紀的服務使用者分享男士角色及處境;下午環節則為工作坊,題目包括男士情緒訓練、男士性輔導、走進親密關係工作坊——協助單身男士走進親密關係的社交技巧。(鄧)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