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抗疫十五周年的教訓

期數
3865
刊登日期
2018.03.16
主曆
主曆 2018 年 03 月 18 日 四旬期第五主日

十五年前(二○○三年)的三月, 非典型肺炎在香港社區擴散,先後奪去近三百條生命,而在醫護人員及市民同心抗疫下,疫情終於過去。至今港人仍懷念因疫情殉職的醫護人員和堅守崗位的清潔工人。

經濟蕭條和民心恐慌過後,社會元氣恢復過來,醫護的發展不減當年,但公共醫療服務的發展,卻未合社會期望。

在貧富懸殊日益嚴重之下,基層市民對公營醫療需求有增無減,公立醫院求診者日益增加、醫護人員顯得人手不足, 相關情況於近期的流感潮中惹人關注。早前中大醫學院院長直言近期公院病房有如街市,與八十年代的情況不遑多讓。

社會期望當局從「沙士」汲取教訓, 盡早鞏固維護公營醫療體系以防疫症重臨,然而政府坐擁巨額盈餘,卻被指不願作更長遠與進一步的承擔。雖然新公布的財政預算案表示會提高對醫管局的經常資助等,但離民間訴求卻有一大段距離。

早前一位患有罕見病症的婦女出席立法會聽證會時,表示連她在內,很多病人因無法負擔有效卻昂貴的藥物而延醫——她未及等到藥物治理已告離世; 其他諸如專科輪候時間過長等問題,都令基層人士備受困擾。

社會訓導強調互補原則,同時亦期望政府履行義務去保障弱勢社群的醫療等基本權利,而教會亦多次重申此乃基本人權。聖座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觀察員尤爾科維奇總主教(Ivan Jurkovic)早前出席人權理事會會議時便指出,「公平分配大地與人類勞動的果實不是單純的博愛精神,而是一項道德義務,以確保人人都能獲得藥物、疫苗和診療」。

近年本地醫療改革的討論中,論者提到用者自付,也重視效益與回報,然而,教宗方濟各早前表示,國家不能試圖從醫療中牟利,否則,保護人的義務,對社會不再是最重要的義務。他指成果和效率不該是支配醫生行為的唯一標準。

教宗剛於二月「世界病人日」文告中便指出,教會團體除了提供優良的醫療護理外,也要努力將人置於治療進程的中心。讓我們為社會推動生命的文化和對病人的關顧,以回應社會在醫療上的挑戰。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