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間】天狗的變異
天狗最早記載於《山海經• 西山經》:「又西三百里曰陰山。濁浴之水出焉,而南流於番澤。其中多文貝(五彩斑爛的貝殼),有獸焉,曰天狗,其狀如狸而白首,其音如榴榴(叫聲如『貓貓』),可以御凶。」同書《大荒西经》載,巫山「有赤犬,名曰天犬」。這兒說的「天狗」、「天犬」都是山中的獸,並非在天上星辰,是像狐狸的動物,一說頭部白色,一說紅色,可御凶。後來「天犬」意象才演變成指流星之類的凶星。關於狗星有另一說:后羿射九日後,王母娘娘送他靈藥,嫦娥偷吃了,獨自升天,后羿的獵犬黑耳把剩下的靈藥舔盡,跟著追去。嫦娥闖進月亮,黑耳把嫦娥連月亮吞下。王母娘娘讓牠守護南天門,黑耳這才吐出了月亮和嫦娥。而嫦娥和天狗自此便居於月亮上。古籍說「天狗者,月中凶神也」,「天狗者,常居月建前二辰」,天犬從此住在月裡,或成了月前的兩顆星,也成了惡煞。而東晉郭璞註《山海經》則誤把「天狗」、「天犬」解釋為天狗星,以訛傳訛,天犬即成了蘇軾謂「西北望,射天狼」中的天狼星,即天上較亮的恆星,有說是大座犬的鼻子或眼睛,看見它吉少逆多。也有說,天狗要食人間小兒,還能使婦女不孕。古時不育婦女都供奉「送子張仙」。畫上的「張仙」手執彈弓,仰頭對天作瞄准狀,要用彈弓去射殺「天狗」。
經過這一番折騰,天狗便成在天空虎視眈眈不懷好意的凶星, 民間也把日食說成是「天狗吃日」。每當該天象出現時,人們會敲鑼打鼓放鞭炮來嚇走天狗。但一般來說,近代民間似乎對天狗傳說的威脅並不太在乎,後來明人的《西遊記》裡,二郎神楊戩還有條哮天犬,能除魔厭妖哩!反而在日本,天狗卻成了寺廟常供奉的怪獸。日本的天狗有個又高又長的紅鼻子與紅臉,手持團扇或寶槌,身材高大,穿著「山伏」(日本服飾的一種), 背後長著雙翼。據說常住在深山,腰際懸著武士刀,穿著高腳木屐,隨身帶著蓑衣以便隨時把自己隱藏起來,有副不可一世的傲慢姿態。據說最初人們想像中的天狗有雙大翅膀和有把鳥嘴,能在天空中飛翔,又名「鴉天狗」,會拐走迷失於森林的人。也有人認為它本是中國民間傳說中的天狗, 在江戶時代隨中國商人一起傳到日本,隨後本地化,被加入當地的色彩,原本的老鷹形象也轉變為「鼻高天狗」。鼻高象徵傲慢,據說修行一般卻態度傲慢的山僧,死後會化成這種怪物。橫死的人死後若變作怨靈作崇,也會化成天狗為禍。對日本人而言,天狗的存在是件恐怖的事,和中國傳說中天狗的形象也相距甚遠。看來天狗到了東瀛,也慢慢地轉化成山神,是山野神秘性的具像化,而最後天狗比其他的妖怪的地位多少要高出一些,也逐漸以善神的形象出現多於像凶神惡煞。神話傳說的母題常因時因地給塑造成不同的意象,理清其來龍去脈,常可意會不同族群文化背後的不同心靈特性。(狗的聯想•4•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