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筆容辭】推動正義和平的聖人

期數
3867
刊登日期
2018.03.30
作者
陳麗娜
主曆
主曆 2018 年 04 月 01 日 耶穌復活主日

 

教宗方濟各三月六日批准頒布法令,確認教宗保祿六世及羅梅洛總主教兩位真福的奇跡,為他們封聖鋪路。這兩位真福宣聖對教區正義和平委員會(「正委」) 有特別的意義,真福羅梅洛是正委的主保,他本是薩爾瓦多的總主教, 他是一位溫和的牧者。他人生的一大轉捩點是於一九七七年三月十二日, 他的好友魯蒂略•格蘭德神父遭到殺害。這觸動了羅梅洛總主教的心,他為他的司鐸哭泣。從此, 羅梅洛總主教以更明確的言詞保護受壓迫的人民和受迫害的司鐸,毫不在乎每天所受到的威脅。他亦是個偉大的講道者,他開著車、拿著擴音器四處宣講,口袋裡裝滿糖果, 走入人群。他不僅關心窮人,也勸富有者悔改,叫他們與急需者分享財富。羅梅洛總主教曾寫道: 「我有義務堅決地挺身而出捍衛我的教會,與那些飽受壓迫和欺壓的人民站在同一陣線。」最後他於一九八○年遇刺身亡,為福音殉道。教宗方濟各於二○一五年宣他為真福, 稱他是「充滿天主之愛的善牧」。

另一位即將封聖的真福保祿六世, 他於一九六三至一九七八年期間擔任教宗,並於二○ 一四年獲教宗方濟各列為真福。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本是由教宗聖若望廿三世召開,他坦言是要為教會注入新鮮的空氣,可惜他於一九六三年第一會期中不幸逝世。其後繼任的教宗保祿六世繼續他的精神——革新教會,他在會議第二次會期時的開幕典禮指出會議的四種目標,其一是與現世交談, 他說:「天主教由大會窗門,特別看世界幾種人, 它看窮苦人、可憐人、飢餓人、病人、坐監人、總之, 一切受苦流淚的人。」他革新了教會,也貫徹了他對社會弱勢的關懷。他以訪問各國和國際機構來表達他對世界問題的關懷,他發表言論,維護人權和正義。一九六七年,他在宗座設立正義與和平委員會,並要求各教區也成立類似的委員會, 以推動社會的正義和全球各地的和平,而香港教區亦於一九七七年成立了正委。他是首位在聯合國發言的教宗,他於一九六五年十月在聯合國發言,呼籲各國:「別再開戰,永遠不再開戰。 和平,只由和平來引導人民和全人類的命運。」他於一九六七年提出於每年的天主之母節, 一月一日訂為和平日,並於一九六八年開始舉辦,邀請每位基督徒為世界和平祈禱。

「心靈的皈依令人關心其他人,愛他們如同兄弟姐妹。這關心幫助我們認識到,我們有責任致力醫治有違人性尊嚴的制度、架構和生活情況。故平信徒必須同時為心靈的皈依和社會架構的改善而努力。」(《社會訓導彙編》,552)這兩位一生與耶穌基督心靈結合的真福,他們即將封聖,鼓舞了為致力推動正義和平,關心社會弱勢的信徒,也確認了關心社會,為貧苦、受壓迫者發聲是基督徒信仰的核心。

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 www.hkjp.org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