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徒方少強善作雕塑 傳授智障青年福傳手藝

期數
3867
刊登日期
2018.03.30
主曆
主曆 2018 年 04 月 01 日 耶穌復活主日

(本報特稿)香港明愛最近假明愛專上學院為籌辦大學舉行嘉年華,其中「展新業」計劃在攤位內擺放由智障青年倒模製作的石膏聖像作福傳。原來,這些成果來自領洗七年的方少強對青年的教導,以及他所創作的聖像模具。

五十九歲的方少強創作宗教雕塑之路, 啟發自二○ 一一年領洗時所收到的一份禮物。他一○年在柴灣海星堂慕道,同時獲毗連的教區勞工牧民中心—— 港島邀請參加每月的「心靈茶室」聚會, 從而結交教徒朋友。他領洗時從這個團體的好友手中,收到來自聖地的玫瑰念珠。 

方少強對本報說:「某次我需要送禮物給其他教友時,想到那念珠製作簡單:不如試試自己動手造吧。於是我雕刻十字架和心形飾牌,再買些圓珠把它們穿起來,結果,教友也很喜歡這禮物。」

自始,方少強會偶爾執拾一些枯枝和石頭等廢物作為素材,並隨身帶著雕刻工具,按照材料獨特的紋理,雕刻耶穌像和十字架等宗教題材作品。

方少強自言沒有正式學習雕刻和修讀藝術,只是閒時隨心創作。不過,他的手藝仍獲得勞工牧民中心和團結智障信徒的教會團體「信和光」垂青,更邀請他培訓一些智障青年製作聖像。

本身是教師的他最初擔心,雕刻要用上刀和其他工具,那些青年或應付不來,但同時他想到,「既然他們喜歡我的雕刻,便嘗試教授倒模複製石膏吧」。

因著上述的「展新業」計劃,方少強二○ 一四年起便設計更多不同款式的聖像,以便學員們借助石膏聖像福傳。

談到教導智障青年的經驗,方少強認為師生在心靈上互相滋長,他說自己因此比以往更有耐性,「我最初比較心急,雖然知道他們需要更多協助,但也會苦惱於他們做不到某些工序」。

不過,他明白到自己需要更多的調節來配合他們,而且仍然是學習和成長之中。

方少強認為,雕刻創作促使他深化信仰: 「雖然我也會看聖經,也明白內裡的意思,但文字的感染力為我沒有那麼強,感受沒有別人的深,反而接觸藝術靈修,為我感動更大。」

推動藝術靈修

因著不斷的創作,方少強腦海裡經常浮現各樣的圖像,使他更容易投入默觀祈禱,好能在萬事萬物中尋找天主。他說:「有時不愉快或者做錯事時,都會想:換了是耶穌會怎樣做呢?他的面容是甚麼樣子呢?」

除了作默觀祈禱,方少強亦樂於與人分享這個靈修方式。近年他開始學習繪畫聖像畫,也認識了一班同好,並在聚會裡讓他們按照聖像雕塑的紋理填上顏色,然後分享過程中的信仰體會。

他說: 「一般信仰團體聚會多以聖言誦讀或默觀等方式祈禱,但我希望可以有多些途徑。如果有人邀請我帶領祈禱,我會說:不如嘗試透過欣賞和觸摸這些藝術作品,甚至繪畫出來,運用其他媒界接觸天主,看看是否適合自己, 好能更容易穿越關口去接近天主。」 「我以往只知道有聖言誦讀,但原來有一種祈禱叫『Visio divina』 ,透過視覺感受藝術,以聆聽天主聖言,這亦引證了盧雲神父就聖像畫靈修的說法,為我是莫大鼓勵。」他又說:「盧雲神父自己也經歷過長時間的神枯,他正是透過觀望聖像畫回到祈禱當中。」(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新業」培育青年 透過藝術靈修作品福傳

「展新業」是教區勞工牧民中心——港島二○一四年所開展的培訓計劃(特刊見圖),邀請精於雕刻手藝的新教友方少強, 教授智障青年製作石膏聖像。

該中心主任徐頌文表示, 此計劃幫助學員發展技能,同時藉著他們的作品推動社會大眾關心智障人士等弱小者,又能利用石膏聖像去傳播福音。

幾位「展新業」的學員和他們的家人都表示,智障人士一般都不易找工作,加上旁人的歧視與工作間的欺負,妨礙了他們的事業發展,不過,學員透過「展新業」習得一技之長,同時亦能傳福音,讓他們重新肯定自己的能力。

截至今年一月,此計劃培訓了五位學員。他們的作品已推廣至全港不同堂區,甚至藉由傳教士帶到澳門、廣州和佛山等地。

取自:《知音:展新業故事集》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