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愛】明愛社區發展服務 發表勞工勞損狀況報告

期數
3867
刊登日期
2018.03.30
主曆
主曆 2018 年 04 月 01 日 耶穌復活主日

明愛社區發展服務二月十二日舉行發布會,發表本地基層勞工勞損狀況報告,結果反映勞工肌肉筋骨勞損情況普遍,呼籲加強職業安全及健康措施以保障工人。有關報告結果輯錄如下。——編者

 

1. 背景

本港基層勞工普遍出現肌肉筋骨勞損情況,他們從事的工種大多涉及高強度勞動(建造業)、需要重覆動作(飲食業及清潔)、長時間站立或行走(保安及零售業)等,這些均是導致勞損的主要成因。

2. 計劃背景

明愛社區發展服務二○一六年起獲香港公益金贊助,於全港服務的匱乏社區推行為期三年的「提昇基層勞工減退工作勞損之能力」計劃,私人樓宇、鄉郊寮屋及區內大型商場內推廣預防工作勞損活動。

此計劃委託香港理工大學護理學院共同探討,建立跨專業團隊,包括護士、物理治療師、中醫師及社工, 在各區推行預防及紓緩勞損課程。

3. 目的

• 評估基層勞工勞損盛行率與相關危險因素

• 評估基層勞工勞損與個人屬性( 年紀、性別、學歷、婚姻狀况)、職業性質及抑鬱情緒、焦慮情緒及壓力的關係

4. 採集數據及抽樣方法

本評估內數據於二○ 一六年七月至一七年六月採集,數據於活動後由計劃職員輸入,並由另一位職員核實資料真確。此評估取得一千五百四十九份有效問卷。

5. 參與者勞損狀況

按身體部位劃分,接受評估的參加者出現勞損的身體部位為肩部(60.3%)、膝蓋(51.2%)、頸部(49.5%)、下背部(42.4%)、及足踝╱腳部(40.2%)。評估過程亦詢問勞損部位於一個月內持續不適的時間,發現所有的身體部位均有超過四成參加者表達不適情況超過十五天。

6. 評估分析

6.1. 基層勞工患有不同程度的肌肉筋骨勞損

• 超過九成接受評估的參加者均出現身體勞損的情況,超過一半的參加者表達出現最少有四項身體部份出現勞損,可見基層勞工出現多項肌肉筋骨勞損是十分普遍的現象。

• 接受評估的參加者最常出現勞損的身體部位依次序為肩部(60.2%)、膝蓋(51.2%)、頸部(49.1%)、下背部(42.7%)、及足踝╱腳部(40.2%)。

6.2. 出現勞損的基層勞工亦出現情緒危機

• 接受評估的參加者均出現一定程度的情緒危機,44.8%接受評估的參加者出現抑鬱情緒,60.1%參加者出現焦慮情緒,56.4%參加者出現有壓力。

• 評估中發現參加者勞損情況與情緒有關係, 結果發現身體出現頸部、肩部、背部、手肘、手腕╱手部、手指、臀部大腿、膝蓋、足踝╱腳部勞損的參加者較多出現抑鬱、焦慮及壓力情緒。

6.3. 勞損風險較大群組:女性、年紀較大、離異及喪偶

• 以參加者的個人屬性背景分析, 女性較多出現身體勞損情況,較多出現至少一項身體勞損情況; 屬於離婚及喪偶勞工較多出現至少四項身體勞損狀況。 

6.4. 基層勞損風險較大 

按參加者的職業分析: 

• 清潔工較其他行業出現較多勞損情況,較多出現至少八項身體勞損情況,較多會出現肩部及膝蓋情況; 相對非清潔行業,清潔工較多出現手肘、膝蓋及足踝勞損情況。

• 文職較多出現肩部及頸部勞損情況。相對非文職行業,文職較多出現頸部、上背部、左手肘、膝蓋及左足踝╱腳部勞損情況。

7. 評估建議

7.1. 正視勞損問題

• 是次評估發現大部份基層勞工均出現不同程度的身體勞損及引起一連串的情緒壓力,基層欠缺醫療及經濟資源,只有忍受身體勞損,繼續工作,形成更勞損的情況。

• 社區內缺乏為身體勞損的評估服務,政府可以引入跨專業團隊就工作環境進行工作危機分析,教授僱員預防勞損的伸展運動,長遠應設立基層健康及精神健康中心,為有需要基層提供評估服務。

7.2. 檢討職業病補償條例

• 評估發現超過九成接受評估的基層勞工出現多項身體勞損,但根據前線同工經驗,他們接受醫療服務時,鮮有得到判別該勞損情況屬於職業病。

• 政府當局可考慮擴闊職業病的標準,同時參考職業性失聰補償基金,以僱員補償保險支付職業病補償,讓基層勞工能選擇暫時停工休息,待身體有時間康復。

7.3. 僱主正視勞損問題

• 勞損與精神健康的相關關係會影響員工工作效率。

• 減低工作效率會影響公司業績及整體表現。

7.4. 僱主推動職業健康

• 分析工作程序以安排適當的小休時間、轉換姿勢的指引、伸展運動時間等. 

• 提供員工健康的生活方式資訊。

7.5.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 多做伸展運動。

• 保持適中的體重。

•資料取自:明愛社區發展服務


 

個案一:梁女士
長時間重覆工序致勞損

早前任職工廠的梁女士,每日主要工作是不停重覆彎腰將重量達二十斤的物品搬上機器。因人手不足,梁女士經常需要加班,每月平均要加班五十至六十小時,每日除了半小時用膳時間外,沒有其他休息時間。

人手不足、重覆動作加上長工時,梁女士同時面對頸肩、腰部、手部等多處勞損,試過彎腰後不能伸直;亦因痛楚嚴重,曾連續請假五至六天。

醫生建議梁女士需離職以紓減勞損,然而因須負擔家庭經濟,並考慮到工作地點和時間便於照顧家庭,同時承擔工廠和家庭雙職的她只有一直留任二十多年,直至今年初,因無法再忍受痛楚而離職。

 


 

個案二:阿芬
手腕受傷需停工

 任職水吧工作的阿芬,雙手及膝蓋均出現勞損,其中手腕持續痛楚,嚴重時雙手難以發力, 晚上則會痲痺,睡眠時會因而醒過來。她表示工作時需長時間站立,並要重覆切割麵包、檸檬等食物,平均每日要將二百多個檸檬切片,加上工作趕急,阿芬相信這樣的工作處境正是引致勞損的原因。

醫生診斷其雙膝較同齡人士退化嚴重,相信與長時間站立有關;而雙手則患上腕管綜合症, 需做手術。不過因右手做手術至康復期間休息一個月,期間沒有收入,阿芬為了維持經濟,選擇放棄另一邊手的手術,也沒有前往覆診;而受現行法例的限制,阿芬亦得不到任何補償。她希望有法例保障工人能避免勞損,及設立資源協助因勞損需停工康復者的生活。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