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購物網禁售聖經 學者:建宗教市場新秩序

期數
3869
刊登日期
2018.04.13
主曆
主曆 2018 年 04 月 15 日 復活期第三主日

 

(天亞社訊)中國大陸網絡平台禁售聖經,並把所有聖經下架。

天主教徒網民若望打算在中國第一大網購平台「淘寶」購買聖經,卻出現了「很抱歉,您查看的寶貝不存在,可能已下架或者被轉移」。

即使他再到另一大型網購平台「京東」搜尋商品聖經,也出現「抱歉,沒有找到與『聖經』相關的商品」。

由三月三十日起,大陸當局要求網商和微商下架和禁止出售聖經,除了淘寶、京東外,知名銷售書籍的網購平台「微店」、「當當網」、「亞馬遜中國」等,也買不到聖經。相關基督教書籍也陸續被封殺,更有店鋪被銷戶。

這情況在個別小型的平台也不能幸免。銷售基督教產品的「報佳音」發出「關於聖經,報佳音想說」的通知,「有關部門規定,聖經只能在三自教堂出售,作為正規運營的企業店鋪,我們出售就是非法的」。

三自教堂負責售賣聖經

不過,它指出:「雖然報佳音不出售聖經,但我們有各種可以幫助你讀經的資料書。這些都是合法、正式出版的。」

若望坦言,其實在大陸,一向不能在店鋪或在網上買賣聖經,只能在政府認可的「公開」教會的教堂內,購買他們准許印刷的版本。

不過,過去當局沒嚴格執法,所以網上也能購買得到。他擔心「下一步,可能要對網上教會資料進行大清理」。

他對天亞社說,北京兩會剛結束,就開展新一輪針對國內基督宗教工作部署,「從這一事件能感受到當局加強打壓宗教,尤其針對天主教和基督教」。

他認為,這也是國家主席習近平所提倡的「宗教中國化」,「從理論轉為實際操作」。

他擔心文革又要重來,「是不是又要重蹈歷史的覆轍?」

學者:中國聖經嚴重短缺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院長邢福增教授,在其「臉書」撰文指出,文革後,中國聖經出現嚴重短缺。

他指鄧小平於一九七九年訪美,當時的美國總統卡特(Jimmy Carter)便向鄧小平提出,希望中國可以印刷聖經,獲鄧小平正面回應。翌年,丁光訓主教在中國基督教會議上,便提及中國要開始聖經的出版工作。

據悉,一九八○至八六年間,政府認可的中國基督教協會印刷了三百萬冊聖經,但仍未能滿足需求。其後,八八年,由「愛德基金會」和「聯合聖經公會」在南京合資創辦印刷廠,「愛德」成為唯一合法在中國印刷聖經的地方;而「中國基督教協會」則是唯一可以出版及發行聖經的機構。至二○一六年十一月,「愛德」已完成印刷一億五千萬冊聖經。

然而,邢教授指出,聖經在中國可說是處於「封閉」的市場運作:只有官方認可的「中國基督教協會」可以出版,印刷是南京的「愛德印刷廠」,而發行則是中國基督教協會和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會運動委員會(兩會)分布各地的指定銷售點。而境外的基督教出版社,唯有通過與兩會合作,才能將不同版本的聖經(簡體字版)在中國出版及發行。

根據國家新聞署、國家宗教局、海關總署在一九九四年十一月公布的〈關於承接聖經印件的管理規定〉,其中規定:中國聖經印制業務,由全國性宗教團體負責,需經國務院宗教事務局批准,教會內部發行;承接境外聖經印件印刷業務,需經所在省宗教局和新聞出版局審批,成品全部出境,不准留境內傳播銷售;違反規定者,按從事非法出版活動論。

二○○四年,據《行政許可法》,中國清理了接近一千八百項行政許可項目,但又依法保留五百項。其中包括保留「出版、印刷、出口、發行聖經審批」的行政許可審批。邢說:「反映出,中國政府仍然要對聖經市場作出管控。」

邢教授指出,在上述政策下,導致在中國公開書店,可以有佛教、道教及伊斯蘭教的宗教經典出售,唯獨是基督宗教的聖經不可以。

他表示,隨著互聯網的普及,聖經和其他基督教的書籍也可在網上平台中購買,但習近平上台後,高度重視互聯網的管理,其中涉及了互聯網宗教問題。而新修訂的宗教事務條例也增加了對互聯網宗教的管控。

邢福增認為,針對近日官方要求網購平台不能出售聖經及基督教書籍的規定,「相信是習近平新時代宗教工作的一部分,企圖清理網絡上聖經及宗教書刊流通的問題,建立其宗教市場新秩序。隨著宗教事務條例的實施,互聯網的宗教世界,相信會成為一下波整理行動的針對對象」。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