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色彩:獄中藝術治療課程
天主教教友監獄福傳組織得到懲教署支持,在監獄為在囚青年推行了一個全新設計,以藝術治療配合聖經默想祈禱,名為「生命的色彩」的藝術治療課程。
是次工作坊的主題以聖經創世紀天主創造天地萬物的故事為藍本,就著天主創世每一天所創造的事物,進行藝術創作。
工作坊共有六節,七位青年教友義工於二零一七年八月至九月,到了柴灣歌連臣角懲教所,服務六位未滿十八歲的在囚青年。
約兩小時的課堂共分三個部份,義工會先和在囚青年一起進行「藝術創作」。接著在「打開聖經」的環節,一起以聖言誦禱(Lectio Divina)默觀聖言,彼此分享聖言帶給我們的啟示。最後在「心靈觸光」的環節,一位義工會分享自己個人信仰的成長故事,並帶領眾人詠唱聖詠,一起祈禱。
在囚青年阿信(化名)表示,他剛參加「生命的色彩」時,正值人生最低潮的時候,經歷了藝術創作和祈禱後,雖然他並沒有宗教信仰,但能感覺「祂」的存在,縱然自己很想推開「祂」,但「祂」並沒有離開,並且一直都在身邊。
在囚青年阿健(化名)認為他在這個課程感受到開心,令他覺得自己並不孤單。由於自己朋友不多,他希望日後離開監獄後,也可以繼續參加類似的藝術課程,讓自己認識更多新朋友。他建議課程形式以宿營模式舉辦,將能吸引更多青年。
在囚青年阿文(化名)表示自己享受每星期的課程,可以創作表達自己的作品。他形容自己感覺到平安,並找到了自己擅長的事。在習作中他能專心發揮,給自己靜下來的機會,找回自己。
義工Adrian認為是次工作坊也是一次靈修,讓自己重新認識生命和天主。在創作的過程中,能夠用心默想天主的聖言,亦學會了欣賞不同人眼中的美,重新發現身邊美好的事物。
義工Maria認為,學員們能投入於各活動裡,願意將自己的心聲說出,其中有一位非教友學員阿森(化名)誠心祈禱的態度,實在令人感動。
設計課程的義工團隊用了兩個月時間準備,為了令課程順利開展,靈修是最重要的。
每位義工均為所有成員和服務對象祈禱,閱讀每日聖言的靈修書籍,透過聆聽電台節目「Hour of Love」,以及參加伍永鴻執事的靈修工作坊,了解在囚人士在獄中的心情和需要。
設計課程時,義工先默想聖經創世紀天主如何創造天地萬物,然後挑選合適的聖經章節擬備藝術活動,並到大學圖書館參考藝術治療書籍,繼而透過聖經經文得到的靈感,以不同形式的藝術媒介,設計適合年青人的藝術活動。
福傳組織神師伍永鴻執事認為美感是天主的恩賜,藝術能助人表達這份美感,讚嘆天主創世的美麗,使人不再以自我為中心,放眼世界,從而重新檢視生命的意義及價值。
所有參加是次課程的在囚青年,均對課程表示歡迎,建議「生命的色彩」日後應繼續舉辦,服務更多在囚人士。
天主教教友監獄福傳組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