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日納西電影節頒獎鼓勵青年借電影福傳
(本報訊)第二屆「聖日納西電影節」頒獎典禮於五月十二日假調景嶺的明愛專上學院舉行,頒發共十二項大獎,藉此鼓勵更多人透過電影福傳。
典禮上,評審之一、夏志誠輔理主教致辭時強調,聖日納西電影節的參賽作品與坊間商業電影的不同之處,就是宣揚福音價值:「昔日門徒書寫福音,今天的人便拍攝電影,傳揚愛的信息。祝願聖日納西電影節能夠成長發展,吸引更多天主教團體參與,把世界需要的正向價值發揚。」
電影節發起人兼籌委成員包俊偉神父(G. E. Baudry)對本報說,本地能作為福傳媒介的電影不多,他們希望藉這項比賽鼓勵更多人參與其中:「我們不單只希望他們邀交作品後便算了,更要求他們能夠擔當福傳的中介,主動地推廣自己的電影。於是我們設立最受歡迎大獎。」
包神父透露,大會構思為來屆電影節定立主題:「過往的參賽作品反映校園生活,例如以欺凌為題。我們希望定立主題能幫助學生多思考其他不同題材。」
十四間中小學參賽 教會團體增設獎項
本屆電影節有共十四間中小學參賽,並新增三組特別獎項,包括思定劇社頒發的「最有創意大獎」、香港明愛的「締造希望獎」,以及教區婚姻與家庭牧民委員會的「幸福婚姻獎」、「惜身文化獎」和「維護生命獎」。
德蘭中學的《尊重我》奪得包括最佳影片及最受歡迎影片等六個獎項。負責老師陳子敏對本報說,學生修讀倫理與宗教科後,可嘗試透過短片表達所學,故此他們獲大會邀請後即鼓勵學生參賽。
獲最佳演員的德蘭中學學生李穎南對本報說,事前未想過作品能獲得多個獎項,而最初的構思是關於欺凌,後來從福音裡癩病人的故事取得靈感,因此加入患皮膚病主角受同學排擠的橋段。
小學組最佳影片由石籬聖若望天主教小學的《春天的微笑》奪得,首次參與電影製作的六年級學生林芷瑩對獲獎感到意外,她對本報說,電影讓他們跟廣大觀眾溝通。
聖日納西電影節為堂區、團體、學校提供平台,讓他們能以影片作為福傳工具,參賽電影以基督的精神為中心,如家庭、正義、寬恕、生命、真理及無私奉獻的愛等價值。(陳)
•聖日納西電影節網站:www.sgfilmfest.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