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使人生變幸福?
早前幾篇談過繪本與創意培育,收到朋友的回應,其中一則很值得深思,內容大致如下:
為何想像力如此重要? 我懂得的其中一個重要性,是培養解難能力,但這個又落入「很現實」的圈套裡。如果創意就只為了變得更現實,好像說不過去。想像力跟幸福人生的關係為何?這真是很大的問題。
當我們聚焦創意在實用的事情上,創意只是一項工具。那麼創意和幸福有關聯嗎?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想引用柯倩華在繪本《我們到了沒?》導讀中的一段文字:「想像是兒童的特質,出現在腦中的就感覺像真的;所以童年時期的世界是想像與現實交疊。如果適當發揮建設性的想像力量, 可以幫助小孩度過心理的難關,例如排遣無聊、紓解憂傷或焦慮;或者發展出創意和思考的能力,積極想像和嘗試不同的可能性,主動找出突破困境或僵局的途徑。」
針對兒童而言,想像力有著深層的意義。如果我們嘗試代入孩子的處境,會發現他們的生活簡直就像一場大冒險, 處處都是困境。小小的個子, 乘車時腳不觸地;在洗手間裡爬不上馬桶、開不到水龍頭; 在快餐店點餐時必須踮腳才勉強被看見⋯⋯還有,孩子事事也得聽大人的,大人有講理的時候,但也有不自覺的教養盲點,孩子能做的只有順從和適應。孩子如能加上一點點想像力,日子會比較愜意。以下介紹幾本繪本,也是兒童展現想像力, 以排遣無聊和紓解焦慮。
在《蘿拉的藏寶圖》中, 蘿拉帶著一張很長很長的藏寶圖和弟弟丹丹、兔子黑皮一起去尋寶。只要過五關就可以得到寶藏!他們要闖過噴火龍看守的吊橋、不吵醒尖牙怪、度過風魔峽谷、挑戰怪毛蟲,還要打敗四腳獸。聽上去是場大冒險,但原來長長的藏寶圖是廁紙、怪毛蟲是沙發……
和孩子們相處, 不難發現他們有無窮的創意,經常自創遊戲,自尋樂趣。但在成長的過程中,他們必要面對社會化,變得成熟,很多時候創意和想像力也漸漸消失,非常可惜。其實平常人過的都是重複有序的生活,如能在生活中加添創意和想像力, 也是美好的。
繪本《電梯》描述的是恐龍迷女孩宇娜乘坐電梯時的一段幻想歷程。宇娜把一個個擠進電梯的人,想像成不同種類的恐龍。孩子乘電梯,其實是件苦差。在繁忙時間,人們都趕上學上班,不顧一切地擠進狹小的電梯裡,孩子個子小、力氣小,被擠在人群中,動彈不得,還要被成人的背包或手提袋擦著臉龐,非常難受。但幻想卻把苦事化為樂事,也化解了孩子乘坐電梯的不安。
在繪本《勇敢的三輪車》裡,小男孩騎著他勇敢的三輪車,載著後座的阿康出發。上坡的路不容易,下坡那段特別刺激,還要經過恐龍森林。哎喲!阿康不見了,小男孩回頭去救他,然後穩穩的騎著三輪車,把阿康安全的送回家去。故事聽上去十分驚險,其實小男孩只是騎著小單車,帶著小玩偶,到公園逛一圈吧了。他在途中丟失了玩偶,於是回頭去找,找到以後就不敢再騎那麼快了。男孩子的世界,無時無刻都在追尋英雄感,簡單的生活片段,也可以幻想成緊張刺激的歷險旅程,感受無窮的樂趣。孩子的想像世界就是如此精采。
那麼你認為擁有想像力和創意的人生,是否會比較幸福?
•善用繪本啟導兒童 系列之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