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斟字酌】說「地」

期數
3876
刊登日期
2018.06.01
作者
秦思
主曆
主曆 2018 年 06 月 03 日 基督聖體聖血節

 

「啟.動.心靈 」學校計劃戶外 考察

中華聖母紀念感恩祭

遠古時代,人死後,其屍體會給拋到山崖下,稱作「拋葬」。這習俗可從「地」的古代字形體會出來。

「地」,金文字形與「墜」近似,寫作「」。字左邊的「」,即今天的部首「阜」,本義是山崖。右上方的「」,是個倒寫的「人」字,象一個要拋葬在山崖下的屍體。在這個字形下,尚有一個「」字形,是一個被捆綁的「人」;字的右下方有一個「手」字( )和「土」字( )︰以上各字形合起來,表示一個被捆綁著的屍體,要給人用手拋下,「葬」在山崖下的深谷土坑。

現在讓我們細心觀察「地」字的篆書字形,它寫作「」。楷書把它寫成由「土」和「也」兩字合成。從篆書來看,左邊寫作「」,肯定是「土」字;但右邊的「」,不該是楷書的「也」,而是「它」。「它」是蛇蟲類動物,因而「土」和「它」放在一起所會成的「地」,該是蛇蟲類動物居住的空間。

《說文解字》的釋文,跟上面的金文字形分析不同,現抄下來供大家參考:「地——元氣初分,輕清陽為天,重濁陰為地。萬物所陳列也。從土,也聲。」意思是:「地——宇宙間渾沌的元氣最早分開成兩部分時,輕清的陽氣上升成為天,重濁的陰氣下沉成為地。『地』是萬物生活的處所,其字形以『土』作邊旁,以『也』作聲旁。」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