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育夫婦:我們的孩子出生了

期數
3876
刊登日期
2018.06.01
作者
偉諾
主曆
主曆 2018 年 06 月 03 日 基督聖體聖血節

我和嘉嘉二○一五年結婚時,已不能稱為年輕夫婦,我們非常渴望生育小孩子,組成真正的家庭。婚後半年的夫妻生活,未見成功懷孕,幸好表哥夫婦二人很慷慨以過來人及用家身分,馬上跟我們提及他們正使用的「克賴頓模式生殖照護系統」及「自然生育科技」的其中一種自然家庭計劃法。我們毫不猶豫下四出尋找這方法,亦感恩,因為很快在互聯網上取得相關的香港指導員及採用「自然生育科技」的醫生的聯絡,也馬上學習。今日回想起來,與指導員的初次見面, 仍印象難忘,第一次接觸「自然家庭計劃」,經驗非常好。我們高興這方法符合「自然」,我們絕不能接受身邊一些朋友用的「人工」方法。我們非常滿意整個學習過程,一切都尊重我們的生理狀況。反而有點驚喜的是在學習過程中,指導員給我們培育SPICE的功課,增進夫妻情感,我很驚訝為何要談論這方面,這練習不應該在戀愛期間,或甚至在婚前培育時考慮清楚的嗎?歸根結底,亦是有素質、有趣的討論。

經歷了十多個月一起學習、運用及接受治療,偶有感到費力,甚至考慮過會否稍先擱置、放鬆心情或會有正面影響。在這段時間,嘉嘉每次上廁所,沐浴前後等都要百份百觀察她的子宮頸黏液。我明白嘉嘉的壓力,而作為丈夫,每晚為她紀錄每天黏液狀況,安靜在她身旁給她支持鼓勵,並沒有讓她獨自去面對;特別於這段時間內,我們經歷了一次小產失胎的傷痛。但這一次更肯定,「自然生育科技」已在我們生理上邁前一大步,嘉嘉在傷痛之外,喜見自己有能力懷孕。我們一直堅持祈禱。還記得在一次又一次未見懷孕的起色,我們開始和指導員分享關於領養孤兒的事。我們漸漸認為領養無父無母的孤兒也是一份召叫,仍是對生命開放的,我們沒感到自憐或抱怨。同時嘉嘉轉了一份較少壓力的工作,我們二人感到平安,沒有特別的強求。

二○一七年成功自然懷孕的一刻,喜悅之情非筆墨可形容。懷孕期間亦是欣賞生命的美麗時刻。同年誕下小兒,配合一切都是「自然」,生命真是天主給予的禮物,如此寶貴的不單是生命, 還有我們二人婚姻生活開始便要面對的風浪。

我們身邊有朋友遇上跟我們開始時一樣不育的問題,千金耗盡,沒有成功,更可嘆他們對生殖全無認識,不信有機會醫治不育的障礙。

當我們抱著剛出生的小兒,我們馬上說,生育是何等的美,我們該盡快生下一個兒女,繁衍後代。

  • 「克賴頓模式生殖照護系統」及「自然生育科技」查詢:9826-8611 
  • 本文由邱緻瑩譯╲教區婚姻與家庭牧民委員會 關顧生命事工 自然家庭計劃供稿╲系列四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