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朝聖 所謂何事?

期數
3877
刊登日期
2018.06.08
作者
莫哲暐
主曆
主曆 2018 年 06 月 10 日 常年期第十主日

早前教區發出守則,限制神父每年帶領朝聖團的次數,可算是方向正確的一步。近十年來朝聖團愈來愈多,好些堂區不甘後人,可謂到了狂熱的地步。恕我直言,這幾近一股歪風。我們必須反省朝聖的意義,停止以朝聖為名的散心和聯誼遊樂團。

中世紀時, 朝聖的目的地都是歷史源遠流長, 有深厚的聖經和教會傳統。著名的有耶路撒冷、羅馬,以及西班牙的聖地亞哥(Santiago de Compostela)。而朝聖者,大多只帶上簡便行裝,主要徒步而行,不少為求補贖。朝聖是旅途,在路上懷著敬仰之心,淨化自身,找尋天主。就像我們在塵世的旅途上,一直走向天國家鄉。我們的教會,也是旅途中的教會。榮休教宗本篤曾經說過,朝聖不只是到訪某地去欣賞當地的文化、歷史, 而是走出自我,好能與主相遇。

當今香港堂區辦的朝聖團, 有多少能夠做到榮休教宗的話,我實有點懷疑。朝聖必須要有神師帶領。而神師必須對朝聖地的歷史和神聖意義有深刻認識,繼而能夠帶領教友省察、祈禱。如果神師無「做足功課」,帶團時只是泛泛而論,那為何不在香港辦祈禱會?參加者的心態又如何?朝聖不是「參觀聖堂」, 更不是在旅遊中加插「聖堂環節」。如果只看到聖堂有多漂亮,卻無法與當地發生過的事件(基督苦難)、走過的人物(聖雅各)有所感通,則為何不留在香港祈禱? 有神父在網上說: 「講真,佢哋自己去旅行團咪仲冇益! 連聖堂彌撒都冇得去呀!!」看來這位神父認為,朝聖就是加上彌撒的旅行。如果連神父都如此想,實在難怪教友有類近想法。

現在教會內外的朝聖團真的「成行成市」,連東京、沖繩和泰國芭提雅也可以有朝聖團了。到沖繩朝聖,究竟可以為教友帶來甚麼信仰反省?堂區朝聖大盛,對一些旅行社而言,真是一盤好生意。另外,這股「朝聖風」是否忽略了基層教友?如果堂區投放資源辦朝聖團,而只有中產教友能負擔,那就太奇怪了。如果朝聖真的如此重要,是否應該資助基層教友? 

朝聖無問題,如果那真是朝聖的話。教區有責任進一步發指引釐清朝聖的定義,規限堂區的海外朝聖活動,並制定培育課程,好能使朝聖者真能獲得神益。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