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X通識】給我一個道歉 The Insult
※ 本片適用於高中通識教育科以下單元:
單元二:今日香港
單元四:全球化
黎巴嫩貝魯特某社區,耶薩奉命修葺住宅違例設施,發現東尼住所的排水管違法,欲替他檢查及維修,被對方拒絕,耶薩決定從屋外安裝新水管,卻被東尼砸爛,一怒之下以粗言辱罵他。東尼要求耶薩道歉,耶薩拒絕。事情愈鬧愈大, 一場口角爭執竟然演變成種族衝突及暴亂,總統亦加入斡旋,希望雙方和解。兩人最後對決公堂⋯⋯
影片透過一宗小衝突揭開序幕,兩位固執的男士各不相讓,一件小事引發出蝴蝶效應,確實令人始料不及。在導演純熟的敘事技巧下,觀眾漸漸了解男主角倆的經歷,開始理解兩人執著的原因,一件看似簡單的小事,原來牽涉國家、民族、至親的感情:
對於東尼來說,他惱恨的並非耶薩,而是當年傷害父母的巴勒斯坦人。因此,惟有解開縈繞的心結,才能彼此和解——其實各國的領導人亦是,惟有放下仇恨,彼此和解,世界才能邁向和平。
聯合國難民署最新發表的《全球報告》指出,截至二○一七年底,全球有七千一百四十萬人被迫流離失所,比去年上升了百分之五點四。黎巴嫩目前是全球第四大難民收容國,從地理位置而言,位於地中海東岸,東面接壤敘利亞,南與以色列為鄰,接收了逾一百五十萬敘利亞難民,還有以色列與巴勒斯坦衝突以來,超過四十五萬巴國難民。大批難民到來令黎巴嫩疲於奔命,當地的經濟、工作、房屋、醫療、教育皆受影響,許多支出需要倚靠人道組織援助。
的確,本土居民對新來者的抗拒,及新環境對外來者自身的傳統文化所帶來的衝擊和挑戰, 這些都是現今全球所面對的問題。新來者要融入社區、適應當地的生活及文化習慣,一點也不容易,加上他們分享了當地的資源,例如入學額、就業機會,醫療福利等等,外來者和本土派的關係容易變得緊張,衝突一觸即發。
聯合國將每年六月二十日訂為「世界難民日」,旨在向因戰爭或迫害而逃離家鄉的人們表示聲援,希望大眾正確看待他們。根據一九五一年的《聯合國難民公約》,難民是指「有正當理由畏懼由於種族、宗教、國籍、屬於某一社會團體或具有某種政治見解而遭迫害」,逃離自己故鄉和國家的人。
討論問題︰
- 假如你是劇中的法官,你會如何判決案件?為甚麼?
- 你對於外來者╱新移民有甚麼看法?
- 你知道現時全球哪個國家出現難民潮或遷徙潮?試分析及探討箇中原因
- 假如你居住的國家同意收容難民,你有甚麼看法?為甚麼?
參考資料︰
- 聯合國難民署 www.unhcr.org.hk
阿拉伯語對白╱中英文字幕╱片長113分鐘
影片正在戲院公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