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學生·活】上主的眷顧

期數
3879
刊登日期
2018.06.22
作者
楊偉民
主曆
主曆 2018 年 06 月 24 日 聖若翰洗者誕辰

曾有一次,我們的學生會以團體方式參觀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的「元代景教銅牌展」。當天,我們除了能欣賞到那些精美的銅牌外,也回顧了景教的歷史,使我們獲益良多。 

景教是源於公教的一個宗派,其創始人一般人都認為是聶斯多略,他曾於四二八年出任君士坦丁堡的主教,當時,教會正爭辯瑪利亞為「天主之母」的道理,一些人認為瑪利亞只是一個人,怎可能成為天主的母親。為了平息紛爭,聶斯多略提出了「基督之母」的建議,不過,這建議不單不被接納,且被視為異端。結果,聶斯多略被免去主教的職務,其信徒亦逃往波斯境內,發展成「東方亞述教會」,再傳入中國成為我們所知道的景教。直到一九九四年,事情有了新的發展,先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與東方亞述教會發表聯合聲明,提到當日有關教義的分歧,只是因為彼此對詞彚的誤解,大家其實有著共同的信仰。

聶斯多略提出「基督之母」的建議時,其實是希望保持教會內的共融,福音訓誨我們要成為締造和平的人,而我相信聶斯多略也是希望能履行他的職責,不過後來他的遭遇,卻可能不是他所預料到的。我覺得在信仰生活中,我們被誤會,並因此要吃上一些苦頭,是在所難免的。耶穌曾告訴我們,這信仰是離不開苦難的,祂自己也曾被誤會,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緊靠主的恩寵,苦難最終能導引我們進入光榮的復活,經過千多年後教會這分裂終於得以修補。

其實,在歷史上教會已發生過多次分裂,這都可能是因大家對同一事件的不同理解或表達方式,並出於好意而堅持自己認為是最好的東西。但人的語言是有限的,而天主的道理是無限的,在未有共識之前,應靜心再去了解他人的看法,在聖神的光照下繼續對談,不需急於判定對錯。這過程好似很漫長,但天主自有祂的計劃,祂不斷引領我們走這路,跨越各種困難,並得以成長。喜見過去的幾十年中,教會在合一的道路上已有許多收穫,而近期天主教與信義宗一同撰寫的《從衝突到共融》這份文件,更是一個重要的突破。

上主,感謝你的眷顧,求你賜下恩寵,繼續帶領我們,使教會的合一最終能達致圓滿。

‧ 聖神修院神哲學院「神學普及╱文憑課程」學生會供稿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