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講道】主!我們信賴祢!
常年期第十三主日(乙年讀經)
讀經一:智一 13﹣15,二 23﹣24 ∣ 答唱:詠 30 ∣ 讀經二:格後八 7,9,13﹣15 ∣ 福音:谷五 21﹣43
回望香港回歸中國廿一年, 香港教區就有關學校管理的《校本條例》, 與政府發生爭拗,擔憂新條例會奪去教會辦學的自由度。在政治方面,香港人一向支持推廣一人一票的普選模式,但政府遲遲未讓香港落實; 二○一四年雨傘運動爆發,北京當局與港人的矛盾更趨白熱化。香港主權移交前的不安情緒似乎揮之不去,政治且進一步收窄新聞和言論自由。我們該何去何從?教會要如何自處?本主日的福音,談到那患了十二年血漏病的婦人,有助我們在這個不安,充滿不少疑問的世代中,尋求出路。
永不放棄
血漏病被視為女性創傷的象徵,那是可怕的創傷,血液不斷外流,除了痛苦的煎熬,令人束手無策。「她在許多醫生手裡,受了許多痛苦,花盡了自己所有的一切, 不但沒有見效,反而病勢更加重了。」(谷五26 )婦人似乎無藥可救,覺察自己生命的有限,體會著種種限制,包括「死亡進入了世界」(智二24 )。那婦人便孤注一擲,她夾集在人群中,請求基督的醫治。香港社會和家庭面對不同的困難,政制改革沒有出路,土地住屋等社會問題未見紓緩, 但我們肯定出路永遠在天主手中。天主是歷史的主宰,我們決不能放棄,成功與否就像婦人對尋找基督的堅持。
學習謙卑
那婦人看見耶穌, 在眾目睽睽下,「跪伏在耶穌前」(谷五33 )。她首先承認自己卑微,俯首至地。在無助中,她認識自己, 學習謙卑。在一切所謂經濟進步的假象中,人類不過還是如同原祖父母般的驕傲、自大和貪婪。經濟發展,不是罪過;但是以此巧取豪奪,欺壓他人以自肥,漠視基層的利益,卻是罪過。面對人及社會的罪過,我們必須轉向基督。
關懷弱小
婦人觸摸耶穌的衣邊,天主的慈愛和恩寵便由此釋放出來。祂醫治了婦人的血漏,撫平她心靈及肉體的創傷。耶穌的慈悲轉化人類扭曲的生活,淨化攙雜著不忠、不義、不實的人性。祂的「衣邊」就在籠屋、法院、醫院、監獄,凡是有痛苦的地方,祂就在那裡。我們需讓更多基層及有需要人士觸碰祂的「衣邊」,發揮慈母教會的關社角色;使我們和社會真正地得以轉化。
總結
讓我們繼續信賴慈悲的主,使我們在軟弱中體會力量,在失望中懷有希望,在困難中彼此扶持。天主的愛、能力和慈悲將戰勝一切。請繼續為香港祈禱!
•主日講道由慈幼會張心銳、道明會左旭華、香港教區黃君右和耶穌會黃錦文四位神父輪流執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