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小品】放假?!

期數
3881
刊登日期
2018.07.06
作者
何家怡
主曆
主曆 2018 年 07 月 08 日 常年期第十四主日

 

四年的大學生活終於結束了。

這所大學給我的印象很特別,記得教授在最後的一節課中跟我們說,並提到「假期」:「你們快要結束四年在這裡(大學)的生活,其實你們真正的生活現在才開始。在這裡你們是被保護的,是「羅馬假期」,當你們回到自己的國家,開始從事教會交給你們的使命時,你們就會知道。」心想, 四年來的大學生活,跟以往我在香港所經歷的是與眾不同,尤其是功課及工作量,何來會是「羅馬假期」?現在結束了,跟各位分享一下體會。第一,從沒有經歷既想盡快完結學院給的工作及學習,卻又對它們如此不捨的掙扎;第二,看到其他學系的同學在努力準備考試,我系的暑假卻悄悄的來了;第三,到處周章申請畢業證書事宜(若不申請是沒有的)、學科確認、打印章等等;第四,也是在感受上最強烈的,就是跟教授和同學們離別的張力。從來沒有想過有這麼強烈的經驗,或許我們共同經歷了不少苦頭,也肩負著教會不同程度的責任,亦同時成為這學院的合作者。這種藕斷絲連的關係,縱使我們在地理上雖然分隔,甚至在禮儀上(同學們有來自拜占庭禮,有敍利亞瑪拉巴Syro-Malaba和馬龍尼禮Syro- Antiochian Maronite)都有不同,心靈上都是合一的。

就這樣,正如我所說的,暑假靜悄悄的來了,感覺怪怪的。心想,是自己不習慣放假?還是不許讓自己停下來?很多姊妹給我說,我是喜歡幫忙,總看不過別人有需要時自己便袖手旁觀的人,可是倒頭來卻忘了照顧自己。看深一點那倒是正確的,我也要多點學習,怎樣容許自己放下自己所「堅持」的東西。這份「堅持」的動機也許不是全為了他人,卻多半是為了實踐自己所追求的。或許我該問:「我追求的是甚麼?是多於結合天主的旨意,或是多偏向自己的私慾偏情?」這實在是我作為修道人的人生課。我們傳福音,被人認同、欣賞及尊敬,有成功感是理所當然的,但也會使人疲累。如何能在成功感中不忘主恩,在疲累中不忘在主內休息?如何能在面對不同種類的困難當中,仍保持為建設天國,與主同行的目標,而不墮進自我高舉的陷阱?這些都是我希望在這假期內重新反思的課題。願與大家共勉。

「工作的人,從勞苦中得了甚麼行益?我觀察了天主交予人類所應從事的事務,得知:天主所行的一切事宜,都很適時,並賜給人認識時事的經歷,但人仍不能明瞭,天主自始至終所做的工作。」(訓三9-11) 

 • 本欄作者:伍維烈、何家怡、梁偉才、梁達材、麥琬淑和黄漱芳輪流執筆。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