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打擊販運人口行為日

期數
3884
刊登日期
2018.07.27
主曆
主曆 2018 年 07 月 29 日 常年期第十七主日

七月三十日是聯合國訂立的「世界打擊販人口行為日」。

根據聯合國《巴勒莫議定書》,人口販運包含三種組成元素: 

  • 第一是行動,例如招募、藏匿或運送人口; 
  • 第二是方式,例如以暴力手段或其他形式的脅迫、誘拐或欺詐他人; 
  • 第三是所達致的目的,例如是為了使受害者賣淫、強迫勞動或奴役他們。

此外,美國的《二○一八年世界人口販賣犯罪報告》可見,從二○一一至二○一七年, 被害人數有上升趨勢,而在二○一七年已知的個案共有十萬多宗。報告把人口販運情況分三級,香港被列為第二級,與伊拉克、蘇丹和塞內加爾同級。

天主教會關心此人口販運問題,教宗方濟各多次發言,呼籲各方正視。

今年二月八日是慶祝黑奴聖女柏姫達瞻禮。當天也是教會打擊人口販賣祈禱和反思日。教宗方濟各二月七日在公開接見活動中特別提及這祈禱日,籲請各方為人口販賣者的悔改祈禱,使受害者獲得自由。

〔本版圖片:天美社〕


 

受害者會晤教宗

教宗方濟各本年二月在梵蒂岡接見一批人口販賣的倖存者。

 

 


 

協助受虐婦孺

肯雅的修女在教會機構服務年幼的性剝削受害者。這些女童曾遭人口販子操控。

 


遭販運者主保柏姬達

來自蘇丹的聖女柏姬達修女(Josephine Bakhita,1869 -1947)是人口販運受害者的主保。聖女幼年便成為奴隸,輾轉在意大利獲得自由,一八九三年加入嘉諾撒仁愛女修會;二○○○年封聖。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