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分娩及母乳哺育 培育新生代身心靈基礎

期數
3885
刊登日期
2018.08.03
作者
凱嫻
主曆
主曆 2018 年 08 月 05 日 常年期第十八主日

四月二十二日星期日的下午,還帶著旅途歸來後的時差混沌,我們卻很樂意地參加了這個有意義而充滿生機創意的聚會。多謝信仰探討中心「綠識傳人」「愛嬰新世代」、「天主教母乳育嬰會」,「座堂環保建設組」協力主辦,特別感謝榮休主教湯漢樞機的全程臨在,致辭鼓勵支持並祝福在場的母親、嬰兒、分享的嘉賓及信眾。

湯樞機在致辭中,肯定自然分娩和母乳育嬰的神聖價值,是對「愛主愛人愛大地」的徹底奉行,是為「未來人類一生身心靈健康奠下優質基礎」的關鍵所在。自然分娩和母乳育嬰彰顯天主的慈悲,如鹽似光地造福世界的母親與孩子,信友們都值得支持、鼓勵和參與,成為這深層信仰文化的撒種人,使種子能在有機的土地中茁壯成長。

聚會中,兩對年輕父母,分享他們選擇和實行母乳育嬰過程中的不容易、接受挑戰,保持平安、喜悅而堅定,內容動聽又感人,反映他們如何愛護小生命、遵主訓,擇善固執的堅持。孩子在如此真愛的氛圍中成長,真是有福的。

我和丈夫很榮幸地也分享我們七個七次的婚慶感言。在不長也不短的歲月中,體驗婚姻中的共融、共修,和學習如何接待殘疾弱能的孩子,體會天父無條件的愛。因為主是慈悲的,給予我們合適的十字架,我們從沙灘上足印的啟示,體驗主的同行與祝福。

天主創造天地,各種生物、植物、人類,一切起始都由於愛,全是美好的,我們跟這份美好連繫,承接這份好、發展這份好、活用這份好、堅持這份好、珍惜這份好、滋養這份好,成為天主創造的合作者、延續者、承繼者,才能稱得上是祂摯愛的子女。願天主聖神喚醒和啟導每一個人,為回復生態平衡、可延續發展,讓大地邁向希望、光明和平安的前景,勉力身體力行、努力付出。

那天,在孩子的哭聲、笑聲和天真的、有意無意的和應聲中,與及由不同界別的分享、合作互動中,我感受到上主的祝福、感召和生命力的湧現。


 

湯漢樞機致辭摘錄

我們整個香港教會團體也不能錯失機會,亦要懂得支持和鼓勵母乳育嬰與自然分娩,這當然包括家庭成員、堂區各團體及神父修女的支持和鼓勵。

然而,對母乳育嬰和自然分娩最有認識的人士,理應是醫生、護士,他們是這方面最有說服力的人。因此,我們今天共同呼籲天主教醫生、助產士及醫護人員,教導和培育我們的教友有關這方面的知識,俾母乳育嬰和自然分娩成為香港天主教的深層文化,為新一代的嬰兒一生的身心靈健康奠下優質的基礎,亦能在香港社會作出愛護生命的有效見證。

最後,我們深盼母乳育兒和自然分娩也能在全港政府醫院推行。這樣的倡議,不但能減輕政府醫療開支,亦必能造福我們香港社會的下一代。

今天剛巧是地球日,令我想起母乳育嬰和自然分娩也該是愛護地球的行動之一,因為這樣做也能減少垃圾和污染。因此,以這樣的好方法愛嬰也算是愛地球,換言之,愛地球也包括愛嬰在內,否則便不算是徹底及全面愛嬰和愛地球。


 

 

母乳育嬰的困難

蘇天沛、李家欣:得到支持但見解不一

孩子在公立醫院出生(自然分娩),在健康院覆診,並因孩子過輕要在另一公立醫院住院一天。接觸三個不同單位的醫生及姑娘,他們都支持母乳餵哺,但他們的建議卻有點分歧:

  • 在生產的醫院會教育新手媽媽餵哺技巧,但卻會在孩子身體檢查等不在媽媽身邊時,自行餵哺水奶(奶粉)。
  • 醫院教導媽媽每次餵哺一邊的乳房,但健康院卻說要兩邊都需要餵哺。
  • 健康院教導用匙羹餵奶粉,醫院卻覺得這是沒效率,說孩子肚餓時不論是奶咀還是媽媽乳頭,都會吸啜。
  • 當不同單位說著不同意見,並推翻前者的意見時,作為新手父母就只覺得模稜兩可,不知如何是好。

香港天主教護士會會長張淑儀回應

  • 自然分娩和母乳餵哺應在開始懷孕時決定,並應該預先學習相關知識,還需要有決心。
  • 自然分娩是最自然的,媽媽在做決定時,自然分娩應為首選。
  • 私家醫院通常會因統一(簡單)及安全理由,而安排把嬰兒放在育嬰室方便照顧。

愛嬰醫院香港協會副主席葉麗嫦醫生:奶粉廣告的誤導成份

  • 奶粉公司會用一些看起來很神秘、科學或先進的詞語,例如HMO。
  • 有些奶粉公司在廣告中稱其產品加入了母乳中含有的成分,讓人覺得產品跟母乳完全一樣。
  • 網上查閱資料時,要清楚其來源或根據。有些文章聲稱研究沒有利益衝突,但研究人員全是某奶粉公司的職員,如何能說沒有利益衝突?
  • 此外,奶粉公司會斷章取義一些調查數據。例如常聽見「大部份醫護人員認同……」某產品的「大部份」可能只是極少數醫護人員中的「大部份」。

 

 • 本版資料由天主教綠識傳人提供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