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倫理神學家 薩拉熱窩召開會議
(梵蒂岡新聞訊)教宗方濟各致函全球天主教神學倫理學會議,指出世界需要具備更新能力的領導者和制度,他們應以一種團結互助的精神彼此建立網絡,關注人類的悲劇,「好能以慈悲的照料予以陪伴」。
薩拉熱窩七月舉行全球天主教神學倫理學會議, 主題為「搭建橋樑,不樹立圍牆」。教宗七月廿七日致函五百位與會的神學家,表明世界需要具備更新能力的領導者和制度,好能幫助眾人發現並活出一種在世界上更恰當的方式,人人都成為「共同命運的參與者」。
教宗談到本屆會議舉行的地點薩拉熱窩,稱這個城市是經歷一場戰爭的恐怖後,走上修和道路的象徵。這次以建設橋樑為題的國際會議就是要強調,「在一種緊張和分裂的環境中有必要建設新的行程,使不同的民族、文化、宗教、生活觀和政治取向彼此接近」。
教宗續談到這次會議的主題「搭建橋樑,不樹立圍牆」,他希望各方都關注這個人們愈來愈省悟到其重要的需求。教宗建議與會的神學家「要捕捉到各種標記和動員各種能量,好在世界上消除分裂的圍牆,建設友愛的橋樑」,同時卻也不要放棄謹慎的態度。
神學家關注生態危機
此外,氣候變化和移民現實也是本屆會議的討論重點。教宗稱,生態挑戰「其本身就含有能導致嚴重失衡的特徵,這不僅危及人與大自然的關係,也損害到各世代和各民族之間的關係」。這是「對生態倫理,同時也是對社會倫理理解上的挑戰」。
因此,移民和難民議題「十分嚴峻,在採取適當的牧靈態度及有責任、有意識的政治舉措之前,已經引起一種有關倫理神學省思上的悔改」。基於這個願景,教宗指除了適當的分析外,也能動員各種能量,以同情的行動關注人類悲劇,好能透過慈悲的照料予以陪伴。
教宗強調,人際間該當建立合作網絡,這首先需要在神學家們之間搭建橋樑, 彼此分享他們的行程,加速相互間的密切聯繫」。教宗寫道:「這當然不是統一觀點,而是懷著誠懇的願望, 在意向、開放性的對話,以及對前景的交流上尋求共同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