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若天】這話生硬
政府喜歡人民聽話,「我說了,就是了!」不要讓人民多選擇,選擇衍生混亂;花草樹木何來選擇?可是人民不是花草樹木,人的存在最可貴的就是有選擇的自由,否則美善有何價值可言?兒女不聽話,氣得父母七竅生煙; 但兒女是兒女,父母不能要求兒女像他們一模一樣,父母要和兒女一同成長,這樣我們才有希望,儘管看不清前路,最少隧道中還有一點點光亮吸引著我們前進。
今天的第一篇讀經《若蘇厄書》記述,若蘇厄命令以色列民眾選擇。他們是怎樣選擇的?「百姓回答說: 『我們絕對不願背棄上主,去事奉其他的神!因為上主是我們的天主,是他領我們和我們的祖先出離了埃及地,為奴之家,在我們眼前行了那些絕大的神跡,在我們所走的一切路上,在我們所經過的一切民族中,始終保護了我們。』」(蘇廿四16 — 17 )他們回顧歷史、展望將來,就是他們選擇的基礎。他們後來有沒有背棄上主?多著呢,就像我們每一個人一樣,有時也會捨棄上主;慶幸上主沒有背棄祂的愛:當我們在權力、利慾薰心時,祂警惕譴責我們;在我們失望、潦倒時,祂安慰及賦予我們希望;在我們偏離正道時仍呼喚、尋找我們。當我們選擇上主時,也就是上主選擇了我們。
人成長中最大的危險就是:沒有從主的教訓中深切反省,或是反省後,沒讓祂在我人內生活,讓我人在祂內成長;因為沒有堅持到底,所以最終放棄了主,錯失了一切恩寵指向的奧秘。《若望》記述「十二人」選擇留下,不是因為他們洞悉一切奧秘、或信仰上已達於完備;不是不覺得主說的話有些生硬,而是因為經歷了主的愛,所以信靠;因為信靠,所以接受祂的教訓,儘管也有點不甚了了。好像我們愛自己的兒女,不是因為證實他們將來會一定孝愛、會成材,而是簡單地因為愛而信,因為信而更深愛。聖經是神命聖德之源,不只是讀,更要體會、並且要浸淫在主的教訓和慈愛中、才能看到主的偉大工程。門徒當中, 許多感到「這話生硬」,聽不入耳,「從此有許多人退去了,不再同他往來」。多麼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