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學生·活】給後代一個怎樣的世界?
天主創造美好的世界,各按其類,人類與大自然和諧共處。祂將世界交託人類管理,人可以享用地球資源,但不是任意妄為。可是, 去年六月,美國總統特朗普決定退出巴黎氣候變化協定,美國取消達數十億美元在氣候變化的支出,又結束國內環境保護署, 實在令人擔憂。
香港近年極端氣候加劇,高溫紀錄破完一次又一次。今年出現了史上最炎熱的佛誕,五月連續九日錄得氣溫攝氏卅三度或以上,打破一百卅四年來五月份最長酷熱天氣的紀錄。今年六月,長洲、果洲群島附近兩星期內出現三次水龍捲,破盡六月紀錄!最近在網絡見到一幅相片,相中的海鳥媽媽,正努力的餵食她的小孩,只是,餵的不是小魚,而是大量的塑膠垃圾!令我想到人類的命運會否跟小海鳥相同?
氣候變化問題愈來愈嚴重,地球發出了哀號,讓我們齊來「走塑」,拒絕使用即棄的紙、塑膠、發泡膠製品;實行「裸買」模式,自備容器購物。過低碳及簡樸生活、購買本地食品,少吃肉類;拒絕購買樽裝水而改用自攜水樽, 從源頭減廢。同時,也要減少消費, 提防百貨公司的減價促銷技倆,不要跌入「買一送一」、「最後一天」、「期間限定」等陷阱,這只會製造更多垃圾,買得多掉得多,分辨「想要」與「需要」。此外, 勿不斷追求新款、新型號的電子產品,更要珍惜水資源,又可響應「不是垃圾站」的社區回收、資源共享行動。
其實,每人出一分力,力量就會愈來愈大。不要為了一時方便、舒適生活而不顧人類的未來,我們欠下的生態債務任由我們的子孫承擔,這是不負責任的。有人誤以為回收就等於環保,例如將不合穿的衣服拿去回收,然後又再安心的繼續消費,製造更多垃圾。
自己地球自己救, 我們要留給下一代一個怎樣的地球?教宗方濟各呼籲:這關係到人類的未來,地球是我們的共同家園。人對自然要有多一份的尊重、欣賞和愛,不單是自私的感官享受和喜好,與大自然一同讚美天主(《願祢受讚頌》)。天主交託人去管治大地,所以人對大自然保護有管理的責任, 我們也得向天主負責!
•聖神修院神哲學院「神學普及/文憑課程」學生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