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杯雞尾酒
現在正在養育幼兒的父母,大多正值中年。當人生走到中段,累積了人生的閱歷,明白人生際遇多變難測,由勇字當頭、亂衝亂撞的初生之犢,化成疲累發福、一身擔子的中年人,期間嘗過世態炎涼,也看破了一些世情,領會到生命中的甜酸苦辣拼合在一起,就成了你這杯獨一無二的人生雞尾酒。
《你看我有什麼!》(《 Look What I’ve Got》)
皮皮好像擁有一切,他有新單車、海盜的戲服、一大袋波板糖,他總是很驕傲的拿出新奇的東西對安安炫耀,卻不跟安安分享。安安雖然得不到,卻一點也不在乎。兩人中誰較自在快樂?相信你自有答案。
社會上普遍對成功有著典型的價值觀,財富、名譽、地位都是重要的指標,我輩受薰陶多時,也全身投入以換取事業上的成就。直到當上父母,價值觀開始受到衝擊。要繼續在事業上衝刺,便要面對沉重的工作壓力和超時工作,但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這等於要犧牲和子女相處的珍貴時光。這是個兩難的抉擇,即使你希望在工作和家庭間取得平衡,現實上也是困難重重: 人在職場,仍要面對各種壓力,還要招架背後的批評和閒言閒語。但無論別人怎樣炫耀,身為父母的也應記著: 親子關係需要透過相處和溝通來建立,孩子是值得我們用心栽種的花。
《愛心樹》(《Giving Tree》)
從前有一棵樹,她很愛一個小男孩。每天男孩都到樹下盪鞦韆、爬上樹幹吃蘋果,男孩很愛這棵樹,樹很快樂。時間一天天過去,男孩長大了。樹卻常常很孤單。有一天,男孩來到樹下,他想擁有錢、房子、一艘船向外遠航。樹一如往常, 給予了她的一切,樹很快樂,但這不是真的……
《愛心樹》是描述父母之愛的經典繪本,以愛心樹比喻父母為了孩子, 不在乎自己犧牲甚麼,實在偉大。但我看了很多遍以後,卻有一種感覺,好像孩子被塑造為一味需索的壞角色,而父母的付出則悲情十足。父母生兒育女,當然有所犧牲,但孩子確實為父母帶來很多的快樂,我相信打從孩子的心裏,孩子都愛父母,希望父母快樂。父母在犧牲和付出的同時,也該顧及自己個人的感受和需要,享受家庭締造的快樂,才能有力量走更遠的路。
《給還是拿?》
農夫摘蘋果的時候,巧遇了兩個小矮人「給」和「拿」,他們都向農夫保證,自己能為他帶來更美好的生活。農夫完全聽信他們的意見,先是把看到的南瓜全部拿走,後來又將蘋果全部送掉,讓自己又餓又累又空虛,吃足了苦頭。幸好他及時醒悟,明白光「拿」或是「給」都不對,反應兩者兼容。
現實生活中不難發現有些人是全力攫取型,任何著數好處也不放過,步伐只隨著「好處」帶領,表面上是快人一步、理想達到的典型醒目仔,但實際上卻是沒有自主的人生,就像農夫聽了「拿」的說話,辛辛苦苦把一大堆南瓜抬回家中,卻發現自己一點也不喜愛吃南瓜。也有一些人屬於「給予類型」,總是無私奉獻,不斷施予,卻忽略了自身的需要,這也不是健康的狀態。我相信健康的人生,需要拿,也需要給,至於拿什麼給什麼,就是經驗和智慧所在了。
感謝編輯的信任,讓我撰寫這系列文章,使我能與讀者分享所思所感。寫作讓我釐清思緒,在苦澀的人生雞尾酒裡,為我添上一點點甜 !這個系列現在要暫告一段落了,謝謝你們閱讀我的文章,給我意見和鼓勵。我將會以不同的方式,再與大家以文談心。
•善導繪本啟導兒童系列之廿三╱系列完
•新學年開始,作者沙拉阿姨將繼續為公教報《喜樂少年》撰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