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天主教青年事工

期數
3889
刊登日期
2018.08.31
作者
陳偉彬
主曆
主曆 2018 年 09 月 02 日 常年期第廿二主日

周先生一家四口是公教家庭,他跟太太都是熱心的天主教徒,多年來於堂區教授成人慕道班。孩子還年幼時,全家必定一起參與主日彌撒,之後就上主日學。子女也是就讀於天主教中小學, 積極參與校內宗教活動,甚至去過世青。但到大學時期,開始把信仰漸漸放下。兒女現在工作了,已不再返教會, 甚至連主日彌撒也沒興趣參與…。

上述描繪或類似的故事,在天主教的群體內,已不是陌生的了!父母對信仰那麼虔誠,為何兒女卻不當一回事? 究竟有甚麼因素,可使下一代能積極在教會群體內成長,並實踐耶穌基督的教訓,活出真理?這些疑問,一直在我心頭縈繞多時。實實在在,今天世界挑戰已經改變,我們必須使用因應挑戰的新方法,去重建「天主教青年事工」! 

最近讀完在美國從事天主教青年事工多年Christopher Wesley的著作「Rebuilding Youth Ministry: Ten Practical Strategies for Catholic Parishes (A Rebuilt Parish Book)」(意即《重建天主教青年事工》),作者具體而適切的反思, 正好回應了現今天主教會內「青年事工」(Youth Ministry)的狀況。當中有不少實用的點子可給參考,但整本書內有幾個核心,我認為很值得謹記並思考的: 

(一)「青年事工」目的,是幫助和賦予下一代能力,去和基督建立關係,成為門徒(瑪廿八19 ),廣傳福音的喜訊。我們需要栽培門徒,這樣才可以推動青年事工和教會的未來; 

(二)「青年事工」最重要的是,透過不同活動,讓導師跟青年建立「亦師亦友」的個人關係,成長時給予引導並同行;單單活動並不能推動現在的青少年; 

(三)「青年事工」要在青少年領受堅振聖事前後,要好好裝備及培養,讓他們成為耶穌基督忠心的門徒,迎向未來歲月; 

(四)「青年事工」的負責人,要有清晰從天主而來的召叫,需投放大量時間,要有明確的目標,持續的委身,深愛年輕人。

我是嬰兒領洗的,一直在天主教教會內成長。總結過去在不同信仰群體的經驗,雖然有很多未完善、甚至叫人失望的地方,但我沒有選擇放棄或離去。最重要的原因是, 就如《重建天主教青年事工》一書所言: 「關係」(relationship);也就是跟主耶穌基督個人關係、教會內信徒彼此委身關懷服侍的關係。

為教會的未來,「青年事工」不單重要,而且更是關鍵!在「青年年」,我們可準備好迎向改變嗎? 

•作者亦著有《做個屬靈好爸爸》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