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支持教理講授職務

期數
3891
刊登日期
2018.09.14
主曆
主曆 2018 年 09 月 16 日 常年期第廿四主日

九月開始,不少堂區開展新一年的慕道團,讓有心人認識信仰。而在日趨複雜的社會中,回應時代徵兆去講授教理,幫助慕道者認識基督信仰,殊不簡單。

美國天主教會於本主日(九月十六日)慶祝教理講授日,主題為「為耶穌召集見證人」。教理講授日具備派遣傳道員的意義,也提醒教徒共同承擔福傳使命、為主作證,這經驗值得各地教會參考。

教理講授日的意念,源於教廷一九三五年頒布的文件(On the Better Care and Promotion of Catechetical Education ),它鼓勵各地方教會明認教理講授的推廣工作,也肯定傳道員的服務。

美國教理講授日信函中所剖析的福傳挑戰,香港信徒亦可能會感同身受:傳道員同樣在世俗化的處境下,一方面「逆流而上」宣講福音價值,另一方面不能脫離社會語境,當幫助慕道者面對家庭與職場上的挑戰。

美國教會細心聆聽,探究信仰遭侵蝕,信徒疏遠教會的原因,並藉著福傳和分享見證,讓人重新認識福音的美好; 稍後更會培育信徒作見證,學習如何幫助人們探索信仰與理性,並與基督相遇。

皈依不停留在慕道課程,基督徒需要與天主相遇,服膺於基督。若新教友信仰基礎不穩固、堂區團體未能與他們分享甘苦,新教友便大有機會疏遠堂區,故此延續培育與信仰小團體為堂區同樣重要。

美國教會之外,教廷亦將於九月廿至廿三日在梵蒂岡舉行教理講授國際會議,由教會內的專家帶出教理的不同面向。

為本地教會而言,兩年前的慈悲禧年「傳道員日」是讓信徒重新重視教理宣講工作的良機。但我們有否後繼活動, 去辨識並應對本地傳道員所面對的挑戰,在整個教區層面, 給他們鼓勵和支援? 

在世俗主義盛行、家庭價值備受挑戰的年代,教理講授尤其困難;青年亦要求教會用更活潑和互動的方式傳遞信仰。有見及此,教區教理中心及教理委員會除了開辦文憑課程外,也不時舉辦講座,幫助傳道員和公教教師;近年教會團體亦舉辦生命倫理講座,與教徒共同思考具爭議的課題。

教宗去年致函阿根廷傳道員時強調教理講授當重視創意,傳道員需要尋找不同的方式和工具來宣講基督。普世教會不斷嘗試以新的方式,貼近時代需要去傳遞要理。讓我們也進一步在傳統上發揮創意,並加強團體中的愛德,幫助更多慕道者融入教會大家庭。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