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若天】你們說我是誰?
美國性侵事件與香港虐兒個案,使人讀來心痛落淚。痛苦在生活中都是真實的——學業或事業上的挫敗、婚姻和家庭的破裂、子女與健康出現大問題、還有天災人禍。沒有人樂意接受痛苦,連耶穌也怕受苦;在山園祈禱時,祂說:「父啊!一切為你都可能:請給我免去這杯吧!但是,不要照我所願意的,而要照你所願意的。」(谷十四36)因此,今日所讀的福音中,伯多祿勸諫耶穌自有他的理由。我們豈願見自己所愛、所尊敬的人受苦?
人是否可以完全免除痛苦?我們必須痛苦地承認:要越過苦難的表層,才能了解痛苦的奧秘。許多痛苦的確是由於人的貪婪、愚昧、殘暴所招致的,不但苦害別人一生,也陷自己於萬劫不復的境地。因此,我們必須攜手共同消滅不公和自私,但決不能以暴易暴。痛苦其實也有它的價值,就是能彰顯愛的力量,如果父母真心愛自己的兒女,如果我們真心愛我們的父母,當我們專注於愛時,許多的不稱意,都可以包容,一切苦辛都能處之泰然。愛帶領我們超越痛苦,使人成長。當我們從災難中清醒過來時,更使我們深切反省、誠摰謝恩。
耶穌問門徒:「你們說我是誰?」別的人怎麼說是別的人的事,可是我們怎樣說?我怎樣接受耶穌是我信仰的核心問題,關乎我生命的方向,存在的意義,而且答案也絕非一勞永逸的。三、四十年前的考驗,到今天已景物全非,但主恒在挑戰。所有挑戰都使人感到不舒服;要頂天立地的面對,就必須以堅強的信德,將自己與主的十字架連繫起來。
挑戰是成長過程中必會出現的事。人渴求認識真理,看清真相,為能越過它而繼續向前邁進。罪惡對我們有巨大的吸引力,但那燭照我們前路的真理,比罪惡有更大的力量。真理的光輝教我們擺脫罪惡的醜陋,人性的軟弱,「所以,我們既有如此眾多如雲的證人,圍繞著我們,就該卸下各種累贅和糾纏人的罪過,以堅忍的心,跑那擺在我們面前的賽程,雙目常注視著信德的創始者和完成者耶穌⋯⋯他所以忍受罪人對他這樣的叛逆,是怕你們灰心喪志。」(希十二1—3)
不論任何事件和個案,讓我們細心聆聽,祂在詢問:「你們說我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