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兒童基金員工涉性犯 基金會主任:這怎麼可能?

期數
3892
刊登日期
2018.09.21
作者
麥高文
主曆
主曆 2018 年 09 月 23 日 常年期第廿五主日

(天亞社編譯)我在過去幾星期看了三遍《Spotlight》(香港譯《焦點追擊》)。這部大獲好評的電影是關於《波士頓環球報》記者揭發了波士頓天主教神職人員對兒童進行有系統的性侵事件。

奇怪的是,觀看這部令人不安的電影,對我來說是一種療癒,提醒我沉默的代價、為孩子們站出來的重要,以及無所作為帶來的種種傷害。

我是印度殘疾兒童基金會的主任。根據一月公布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有特殊需要的兒童被虐的可能性是其他兒童的三倍。這是我們基金會一直保持警惕的事情。⋯⋯ 

然而,當我們自以為很嚴格之際,我們一年前跟一位該領域的專家一起審視我們的保護兒童政策時,卻發現政策滿是漏洞。

我們的培訓粗疏、報告程序難懂、文件紀錄也很差。故此,我們開始了一個漫長而費力的過程來改進政策,填補漏洞,使我們的員工能夠適應無法預料的情況。⋯⋯ 

所有這些事情都發生在我們學生的家裡, 而不是我們的中心。然而,鑑於印度社會服務短缺,我們對保護這些受害兒童,幾乎不可能有效地回應。⋯⋯ 

但是,當事情突變是對我們的員工作出指控時,事情就變得複雜了。基金會就像一個家庭, 許多員工從未在別的地方工作過。

他們已跟我們在一起工作逾二十年。他們認同我們的團體,就如他們認同自己的家人或宗教一樣。基金會的高層對他們也有同樣的感覺。

因此,當我們的兩名學生(都是青少年) 指控我們的兩名老師時,我們發現很難去相信他們。事情似乎不太可能這樣,因為跟兩名被告教師的性格不一樣。儘管如此,我們還是徹底調查這兩宗指控。

仔細審查事件報告,重組事件的每項細節, 以確保時間、地點和涉案人員都是真確無誤。

一名心理學家和一名學生信任的案例工作者,跟每位提出指控的學生面談。在兩起案例中的其中一起,提出指控的學生的三名朋友證實了事件,但當進一步調查時卻發現,事件發生時, 最少有兩人實際是不在現場,而第三人的話讓人懷疑。⋯⋯ 

然而,即使我們都做了所有正確的事,我自己還是在想:「這指控不可能真的。遭指控的人我們都認識,而且已跟我們工作了很多年。」而當我正考慮把他們調往其他中心時,我腦海裡響起了警號。為甚麼這聽起來那麼熟悉? 

這很容易認為,主教們把遭指控性侵的神父從一個堂區調往另一個堂區,是為保護他們自己的權力基礎或避免醜聞。但也有可能他們像我一樣:對指控感到畏懼,並且無法相信自己認識和喜愛的人會是這樣。

最後,在跟我們顧問進行了長時間的討論後,我決定要求兩名被指控的老師辭職。我們並沒有確鑿的證據(所有的都是學生未經證實的指控),但是當中產生的疑問使我們不可能讓他們繼續在基金會工作。而給予他們跟服務兒童無關的職位,對我們而言在經濟上是不可能的,他們在專業上也不會接受。⋯⋯ 

《聚焦》在這裡很有用──讓我們想起未採取的道路。像我們一樣,教會人員把制度放在個人之前;與我們不同,他們以最有能力的成員來定義該制度。對他們來說,教會就是神職人員, 並且在他們的希望中是為保護神父,但他們最終保護了掠食者。

在這可怕的情況下,痛苦是無可避免的; 現在或以後,都會有後果。成年人,尤其是無辜者──而特別在沒有罪犯登記的印度──可以重建他們的生活。但兒童可能會受到不可挽回的傷害。

•作者麥高文(Jo McGowan)為公益專欄作家。文章來自印度的台拉登。
•來源:《十字架報國際版》,全文見天亞社網站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