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間】戎狄皆狼種,華夏知何來?

期數
3893
刊登日期
2018.09.28
作者
楊志強
主曆
主曆 2018 年 09 月 30 日 常年期第廿六主日

匈奴從戰國晚期即公元前三世紀始見於歷史記載,先後存在了七個世紀,先後在黃河流域建立了漢趙、北涼、胡夏等政權。從史料看,匈奴及與其有淵源的諸族無一不崇狼。公元四、五世紀活動於大漠的高車族,《魏書》說「其先匈奴之甥也」,《新唐書》則說「回紇,其先匈奴也,俗多乘高輪車,元魏時亦號高車。」這部落的祖先相傳是一老狼,另一漢代時與匈奴為鄰的烏孫國,其國王相傳為匈奴養子。《漢書》說其先人是吃狼奶長大的。這故事就和羅馬人追述其祖先的來歷差不多了。

隋唐之際,北方最強大的是突厥族。自公元五世紀出現於古籍記載後,迅速「擊茹茹(柔然)滅之,西破挹怛,東走契丹,北方戎狄悉歸之。」公元六世紀中葉,其疆域「東自遼海以西,西至西海(今裡海)萬里,南自沙漠以北, 北至北海(貝加爾湖)五六千里,皆屬焉。」橫行大漠四百年,古籍皆謂其為「匈奴之別種」, 據說如今的土耳其人即其後裔。這族人說自己的老祖母是狼。突厥之後,相繼有契丹等族活動於北鄙,隨後有蒙古稱雄於大漠,建立了跨越亞歐的大帝國。《蒙古秘史》說該族由上天所生的蒼狼與白鹿結合而生,傳說成吉思汗的祖先是孛兒帖赤那, 意即「蒼色狼」, 而「赤那」即chino’a,意為「狼」,這字後來在西方便成了china的語源,而北魏鮮卑有以「叱奴」為名的部族,《魏書》說「叱奴氏,後改名為狼氏」。這「叱奴」與蒙古語的「赤那」是同一個字的不同漢譯罷了。

一望無際的蒙古草原,是匈奴、突厥等被昔間華夏人稱為戎狄的故鄉。他們在這遼闊的草原上生生不息了許多年。華胡之戰,不錯是爭奪生存資源的惡鬥,但這延綿了數千年的歷史,難道就沒有另一種較持平,較不偏幫自家醜化對手的寫法嗎?各族在不住磨擦的同時,文化也相互影響。有說漢語的「天」的讀音是借自阿爾泰語系表示「天」這概念的「騰格里」。而天狼星是夜晚最亮的恆星,命名者應是以狼為至高神的民族。漢語對這星的名稱即使不是從外族借來的,亦與早期對狼的不無好感有關。

歷史上的炎黃和禹族皆出於西戎,史上戎狄並稱,他們古來便相互交融,而後來姜戎失勢後,餘族許多都歸化到匈奴中去。戎屬漢藏語系,匈奴等是阿爾泰語系,相信遠古時從戎中分化出來的炎黃系及其後代同化了的許多異族,本身也和北狄們有許多文化上的融合。有人研究了蒙古語、漢語、藏語、滿語的詞彙,發現漢語、蒙古語同源詞有3000 多個。在121 個核心詞中,同源詞比例為漢蒙語之間94%,漢、滿語之間87%,漢藏語之間65%。就是說阿爾泰語系與漢藏語系有共同的起源,但漢語與蒙語比漢語與藏語有更多的親緣關係。嘿,如果這研究真的反映了我們這族群文化在早期的真相,那我們又該怎樣看?(說狼·3)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