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澤院長艾樂思修士 寄語青年建設教會關心窮人

期數
3893
刊登日期
2018.09.28
主曆
主曆 2018 年 09 月 30 日 常年期第廿六主日

(本報特稿)泰澤團體八月八至十二日在香港舉行國際青年聚會,泰澤院長艾樂思修士(Alois Leser)期望青年能延續這份成長,建設地方教會,尤其應關心窮人和移民。

天主教徒艾樂思修士八月八日對本地基督宗教媒體說,他期望青年參加者往後加強祈禱生活,同時能跨越教會團體之間、教會內外的不同界限,推動修和。

這次香港的信心與修和之旅凝聚了來自不同宗派的青年,修士指每次的大型聚會,都是當地教會團體的合一經驗。

聖座九月中公布,特別邀請艾樂思修士出席十月以青年為題的世界主教會議。

談到青年所面對的處境,艾樂思修士指恐懼與人際關係的張力日益增加,社會更需要推動修和;社會亦不斷追求成就,青年受困於這種意識形態。他鼓勵青年辨認出希望的標記, 並指青年向別人包括窮人開放,愈會在這份團結中感到自由。

修士說,在貧富懸殊加劇之際,青年應關心窮人,不是偶爾為之,而是時常同行;為歐洲而言,社會向移民開放便是急切課題,這更是時代徵兆,各地青年應在生活中關心移民。

艾樂思修士說,泰澤不是個教會運動,不求規模,只希望青年建設教會;也不刻意裁培聖召,而希望青年在祈禱中辨清召叫,服務地方教會;至於泰澤團體未來的發展,他說會向不同可能開放。

已故院長羅哲弟兄(Roger)一九七七年訪港時探望艇戶;這次則是艾樂思修士繼二○○七年後重臨香江,早前他便和泰澤修士亦與修會團體探訪社會人士。(鄧) 


安多尼修士曾任教韓國公教大學

 (本報訊)法國泰澤團體的安多尼修士(Anthony Graham Teague)曾陪伴已故院長羅哲修士(Roger)訪港,因著泰澤本年八月聚會重臨香江。曾任教於韓國公教大學的他說, 新一代處境艱難,成年人需要給他們希望。

七十六歲的安多尼修士八月八日在港對本報說:「現在年輕人過得相當不容易。」他指韓國青年生活不穩,難找工作,即使有志於培育青年,亦難於找教席。

陪伴羅哲修士住香港仔艇戶

安多尼修士服務韓國多年,曾任教於首爾的耶穌會西江大學英文系,曾把逾四十本韓國文學翻譯為英文。他二○○七年獲榮休教授銜,一四年正式卸下教務。

修士於一九六五年加入泰澤後,獲派遣往菲律賓,七七年陪伴時任泰澤院長羅哲修士入住香港仔艇戶,度簡樸生活,他說: 「那年韓國金壽煥樞機趁機來港會晤羅哲弟兄,邀請他派遣修士到當地。不過羅哲弟兄認為暫未是時候。」

來自英國的安多尼修士說,泰澤修士希望服務需求大及窮苦的地區,如孟加拉和肯雅等,後來羅哲修士看到韓國的需要,便派遣他和其他修士赴韓:「我們一九七九年到韓國,獨裁政府下發生『光州事件』等,南北韓對立比現在嚴重, 學運更是熾熱。」

他說,雖然外國人不便參與社會運動,但修士都一直陪伴青年:「我們有弟兄陪伴青年死刑犯,幫助他們學道理和領洗,直到生命結束。」修士又在大學等場所成立泰澤祈禱團體,也因此啟發了聖召:「西江大學一位舊生投身公教新聞工作,當年他不甘於每天重覆寫新聞稿,於是到泰澤體驗——他就是這次在港籌辦泰澤的申漢烈修士。」(煇) 


 八月八日: 

「我們十分欣賞他們( 中國基督信徒)的毅力與信德。為感謝和表達我們對中國信徒的情誼,泰澤團體在二○○九年印製了一百萬本聖經,在中國全國各地派發。我們很高興可以在泰澤接待中國青年⋯⋯逢星期五晚, 我們與許多參與共融祈禱的青年一起為中國的基督徒祈禱。」

 

八月九日︰

「另一個希望的標記,就是我們在許多年輕人身上所看見的委身服侍。他們慷慨地為他人付出時間—— 為最貧窮的人、無家可歸的人,離鄉別井的難民、日本海嘯的災民等等。」

 

八月十日: 

「我們會把十字架平放在地上,歡迎大家上前來,把前額貼在木十字架上祈禱。這種祈禱方式讓我們紀念正在生命中經歷困難的人,包括身心靈軟弱的人、被迫離鄉別井的人、受不公平對待的人,以及感到孤獨的人。」

八月十一日: 

「我們每個人都要問自己:當我回到家鄉時,上主在哪裡等待著我?⋯⋯藉著虔誠的朝聖旅途或是靜修的時光,信仰便可以不斷加深。」

  • 國際青年聚會 艾樂思院長分享摘錄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