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海建屋是嚴重失策 逆聯國氣候報告而行

期數
3898
刊登日期
2018.11.02
主曆
主曆 2018 年 11 月 04 日 常年期第三十一主日

本年特區政府施政報告提及的「填海造地」,是過時的做法,只是創造方便和商機,多於真正關心大眾整全的公益和將來;破壞環境、加強地球暖化、留手尾給後代子孫,逆聯合國國際級氣候報告而行。

政府應使用現有的土地,建造大量的公屋和其他公營房屋,把計劃用於填海的金錢轉用來創造以上的屋村為「零碳排放生態村」的單元,(像我在公教報九月廿三日第十二版所提有關把粉嶺高球場,重建成最先進的公屋「生態村」),即時參與全球減碳排放的大任務,積極面對氣溫和海位的上升,將會帶來的災難性後果的十二年大限。

在以上的情況下,劉德華先生給青年的說話,變得無意義,只是叫香港青年死板地支持填海造地,因而誤導他們。或是劉德華本身被人誤導? 

有心關心香港大眾公益的前規劃署助理署長伍華強先生,反而指出,「新界有大把地」!香港有足够土地,建造大量的房屋,不需要填海造地。伍華強的看法和主張,較適合青年的朝氣, 可呼喚他們的創意、興趣和氣量,面對挑戰,也可鼓勵青年多投入低碳或零碳的創業。

以往的填海建屋,已成了過時的思維,要找更有創意的思維和方法,以不破壞環境,但不斷改良我們居住的地球生態環境的方法。在現時氣候變化和溫度不斷上升的現況下,我們不能再不顧生態環境,而填海正正是破壞環境,加速地球暖化。

我們現在的地球暖化和溫度上升的情況, 已肯定把以往的填海造地的思維,變成過時的思維。

聯合國的「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簡稱IPCC),十月八日的國際級報告和警告指出, 我們只有十二年的大限,防地球的大災難。

他們其中一位專家,IPCC第二小組主席羅伯茲(Debra Roberts)更強調說:我們「每一分每一毫的暖化都是關鍵」,即是說任何破壞環境, 尤其破壞海洋生態的工程都不適合,大的工程不在話下。

我們不能保持過往填海的落後思維。中國大陸方面也開始嚴格管制太隨便的填海造地。

有報導指出,國家近年已對「向海要地」填海加速城市發展的做法有所反思,並自二○ 一七年起,推出多項措施,加強監管填海;尤其二○一八年透過國務院改革,成立專責部門加強海洋生態的保護,並對過去幾年過度填海造成的破壞加以修復。然而此時香港反其道而行,推出一千七百公頃的明日大嶼人工島填海計劃,既不符合國家環保政策,亦與整個大灣區的發展方向背道而馳。

我們應使用香港現有的土地,建造大量的公屋和其他公營房屋,把計劃用來填海的金錢,正確地用以創造不同區域的公營房屋為「零碳天地生態村」的單元,因而積極參與全球減排的大任務,面對十二年內的氣溫上升和海位上升會帶來的災難性大限。

為二○一八年來說,填海造地,是一個落後的方式創造方便和商機,多於真正關心大眾整全的公益和健康生態環境的將來。二○一八年一定要以基層居住和健康生態環境,共同一起考慮和計劃;我們已經到達兩者不能分開考慮的地步, 否則現代人不會真正改善環境,要後代子孫承擔後果以及隨之而來的種種不良手尾。

聯合國的「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十月八日的國際級報告和警告指出,最晚在二○ 五二年,地球升溫就將突破攝氏一點五度,若要使均溫回到一點五度以內,全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必須要在二○五○年歸零。

他們認為,可以確定的是,全球必須在二零三○年大幅降低碳排放,二○五○年達到零淨碳排放。

所以在二○三○年之前的這十二年,我們需要一起加倍或更多的努力,減碳而做到現在的全球平均溫度,不要升超過攝氏半度! 

有科學家強調,每個人生活中的消費選擇, 也是幫助減緩暖化的機會。

我們要做到我們認為我們做不到的事情,為我們現代的人和後代子孫,就要做到為止。我們《天主教綠識傳人》就是要與各國和全人類一起這樣做,希望大家一起盡所能,而做到! 

我們更希望,可以在今年十二月九日或更早開始! 

作者鄭生來神父為天主教綠識傳人主席/ 綠識傳人供稿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