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團體來港主持活動 幫助青年抗衡色情資訊
(本報特稿)美國牧養團體「人性完整復元」(Integrity Restored)成員來港主持培育活動,培育教會人士及輔導員,幫助青年建立健康的性觀念,抗衡色情資訊。
「人性完整復元」在美國提供色情成癮輔導,同時推出教育課程及出版書籍,成員十月廿七至三十日為教區婚姻與家庭牧民委員會主持連串講座,題目圍繞「媒體與色情成癮」, 探討男士如何自處、如何協助子女安全使用社交媒體、智能手機成癮問題和色情成癮。
該機構神學顧問及計劃總監喬加里神父(S. P. Kilcawley)與助理總監嘉邦尼博士(P. C. Kleponis)十月三十日在教區中心為修道人主持講座,論及信仰對成癮者康復的幫助等課題。
被問及抗衡色情資訊及文化的困難,喬加里神父十月三十日對本報說,大部份成癮者因羞愧而逃避,輔導人員不容易分辨以協助他們;教會團體以至社會需要正視問題並鼓勵求助。
至於處理輔導個案中,喬加里神父認為挑戰是要培訓更多輔導人員,但教會領袖或有時同樣受色情資訊影響,故此要先協助他們認清問題及復原。
嘉邦尼博士說:「前來接受輔導的男士都是由太太帶來,非出於自願。我們要解釋接受輔導的好處,說服他們接受輔導」。
談到青年牧民工作上如何推動健康的性觀念,喬加里神父指教會「應邀請青年持堅定立場去拒絕色情資訊,不要對色情文化泛濫作出妥協」。他指美國有青年把「色情殺死愛情」的口號印在衫上當作提醒,提醒眾人在社交媒體發達之際,不要讓科技成為接觸色情資訊的藉口。
嘉邦尼博士認為,培育不應只「禁止」青年做某些事情,要正面透過團體生活與培育, 幫助他們認識健康的感情生活及愛情的美好, 「使他們因渴望對未來的美好家庭生活,而能夠拒絕色情資訊」。
「人性完整復元」亦與美國的團體合作, 談到友好團體的經驗,嘉邦尼舉例說,有機構為受影響的婦女提供教學影片去幫助她們應對,「人性完整復元」取得使用權後,再加入教理內容去培育信徒。
此外, 他們亦於十一月三日為青年團體TOUCH主持相關講座,探討色情媒體與性開放的影響;喬加里神父離港後,到澳門主持相關講座。(游)
教導孩子遠離色情資訊
. 我必須與孩子談論色情資訊的影響,應由六歲或他們初接觸互聯網開始。告訴孩子色情資訊內的性行為是失實,真正的性應包含愛。
. 如何以正確態度與孩子談論色情資訊?
—— 孩子懂得分辨好與壞,以正面態度解釋比恐嚇有效。
—— 持之以恆告訴孩子身體的美與好,非單次談談就見效。
—— 以正式名稱解釋性器官。
. 要留意孩子在互聯網瀏覽的情況
—— 例如是使用監察或過濾軟件監察孩子使用互聯網的情況。
. 要與其他家長交流
—— 對外廣傳色情資訊的影響,特別提醒家長要使用監察或過濾軟件,這對整個社區都有好處。
. 相信天主
—— 色情資訊成癮是可以戒除及遠離。沒有天主醫治不到的傷口或天主不寬恕的過失。
(資料取自:「人性完整復元」;嘉邦尼博士編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