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講道】荒野的聲音、內心的道路

期數
3903
刊登日期
2018.12.07
作者
左旭華
主曆
主曆 2018 年 12 月 09 日 將臨期第二主日

將臨期第二主日(丙年讀經) 

讀經一:巴五 1﹣9   ∣   答唱:詠 126   ∣   讀經二:斐一 4﹣6, 8﹣11   ∣   福音:路三 1-6


 

兩個禮拜前, 我們剛慶祝了基督普世君王節, 正式結束了馬爾谷年。今天已是將臨期第二主日,在這新禮儀年度,路加福音的作者將會陪伴我們,對我們分享他所認識的耶穌,並再次向我們講述耶穌的故事。

今天的聖道禮,福音敍述有關若翰的事蹟。只短短六節經文,雖然沒有正式提及過耶穌這個名字,但路加卻已經透過這段敘述,將耶穌和若翰放在人類歷史的場景中,特別是第一世紀羅馬和猶太政治環境之內,並宣告他們成就了舊約聖經中的預言。福音書提及到天主的話臨到若翰。從某程度來說,這可視為若翰本人得蒙上主召叫的陳述。在他身上, 讀者看到他不單止宣講上主的話,也成就了上主的話。

若翰生活在荒野這事實, 使我們聯想起古時以色列人, 在荒野中飄流的日子。在作者路加筆下,若翰所宣講的就是悔改的召叫。「悔改」是路加福音神學中一個重要主題。悔改是指人願意去改變和修正現時的方向,並糾正某些不妥行為以達致更成熟的生命。若翰在約旦河一帶,鼓勵百姓存開放的心準備上主救恩的來臨。他宣講的內容,跟舊約時代先知所宣講的沒有兩樣,都是邀請百姓尋求心靈的回轉,悔改最終的目標,應避免達致一種自以為義的敬虔。今天人們最不願意正視的,或許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隔膜。為天國的來臨作好準備,基督徒必須願意努力去修補,人與人與及團體之間的破損關係。

按第一世紀猶太史學家約瑟夫記載,若翰除了在約旦河為人施行使罪得赦的悔改洗禮外,他也勸勉猶太人應多行公義。若翰在荒野中所作的, 象徵著他對世俗主流文化的挑戰。約但河的洗禮,顯示出上主願意將祂的子民,從邪惡世代中分別出來,展開上主救贖的工程。

今天福音中提及有關「道路」,這原是引自舊約依撒意亞先知書的記載。對當時被擄的以色列人來說, 是指回歸應許之地的路。而路加所表達的,則是指上主的子民在心意上悔改,並重新轉向上主。當被擄的以色列人回歸時,踏上已預備好的坦途,得以回到耶路撒冷重建聖殿,讓全人類可見上主的救援。因此,被擄者的回歸就顯得有意義了,因為他們是有份參與上主的工程。當返回上主所預定的正確位置時,上主奇妙的工程就會隨之而生。若翰的道路是從鄉鎮進入荒野和約旦河,而耶穌的道路卻是離開約旦河和荒野,去到加里肋亞。基督的門徒也需要同樣先經歷荒野生活,再從加里肋亞開始跟隨耶穌,與祂一起,走祂的道路。

在舊約時代,聖殿往往成為彰顯上主榮耀的場所,但依撒意亞先知則強調,上主的榮耀會在祂的子民中彰顯。縱然各人在獲得救恩的進程上,會遭遇到種種不同的障礙,但上主奇妙的作為,卻能夠將困難和障礙變成祝福。上主願意使用每一位基督的跟隨者,因為他們就如同一塊塊活的石頭, 在上主的安排下,被建造成天主的聖殿,就是今日的教會。因此回歸是必須的, 正是這樣,我們的生命才顯得有其價值。在這將臨期,就讓我們先退到荒野,作好準備。

公元二世紀的俄利根, 是一位對後世影響深遠的解經家和神學家,在他的著作中曾記載:「上主的路不是指那按字面意義所理解的路,而是一條存在於人內心的路。」若翰最初在荒野中,聆聽到上主召叫他去預備道路的聲音;而最後,他本人竟成了天主向祂子民發出的聲音。若翰的聲音, 就是遵從天主而行動的結果。

主日講道由慈幼會張心銳、道明會左旭華、香港教區黃君右及耶穌會黃錦文四位神父輪流執筆。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