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同梵中為牧靈簽協議 惟內地神父拒絕轉地上
(天亞社訊)中國政府打壓宗教自由令「地下」教會團體長期受壓迫,即使梵中簽訂臨時協議後,情況被指仍未有改善。有「地下」神父表示,明白教宗的良好意願,希望地上和地下團體合一,但未看到中國有真正宗教自由的情況下,不會貿然公開。
在梵中臨時協議簽訂前,當局已經常要求地下教會團體的神長公開,加入愛國會。而有些地下神父因不願妥協,服務的教堂或聚會點被查封或被清拆,又或被公開教會團體取締,且要求地下團體的神父離開;若地下神父是從外省來的,則要返回老家,還有些地下神父要躲藏在教友家中生活。
地下教會團體若望神父對天亞社說,他教區和毗鄰教區的地下神職在協議簽訂前,均各自私下開了兩、三次會議,商討應對的方法。當時他們均一致決定,「不論是公開或留在地下教會、領證不領證,教區內的地下神職都會一起行動」。
而在梵中於九月廿二日簽定臨時協議後,他們再次開會決定,暫時不會領證公開,一起留在地下。
若望神父稱,因為他們還考慮到「公開後,政府是否讓他們有更大的自由?」「對地下教會團體福傳有沒有好處?」和「政府有沒有改變?」但他不諱言,目前看不到希望。
但另一面,他們又不懂教宗接納那八位非法主教回到教會,是否意味著「自選自聖沒有問題」。若望認為,臨時協議雖然有良好的意願,但在中國的情況是,要地上、地下合一,就必須要面對「自選自聖」、「獨立自辦教會」和愛國會等問題。
他們認為,目前的臨時協議只是個開始,所以「還是不要走得太快」,再觀察情況。
神父認為臨時協議 或加劇地上地下分裂
若望神父坦言,梵中簽協議後,不但無法令地上、地下教會合一,反而加劇了分裂。「有神父認為臨時協議出來後,代表教廷已接受獨立自辦教會,故不願再過躲躲藏藏的生活,寧願到地上去,加入愛國會;他們的意思是『反正教宗也不反對』。」
而他還觀察到加劇教會分裂是因為教廷沒公布協議內容所致。他希望,教廷日後若還有進一步行動,盡可能透明、公開內容讓大家知道,並且也「想到地下的情況」。
若望神父又期望有更多人知道地下的情況,國際社會也更多關注中國教會,從而給政府壓力。一直以來,中國被指打壓地下教會團體,甚至造成分裂。
若望神父說,每個地區的官員對當地的地下團體的做法都不一樣,而他那裡是分化神父間的團結,好讓當局逐一擊破。
地下神父談愛國會 體諒地上神父壓力
對於神父遭到分化,另一地下神父多默的地下教會團體便訂下原則,他說︰「見不到鐸兄弟手裡拿著神父證,也不信他真的加入了愛國會;而即使看到證件在手,也給他解釋的機會。若然真的加入了愛國會,也會以弟兄的關懷把他勸回來。」
多默神父表示: 「我們完全理解對方所承受的壓力。因為政府的洗腦工作是很駭人的,當被拘禁時,會有十個人不停輪流跟你說話。」他體諒地說:「沒人是完人,總會有軟弱的時候,而我們感同身受,想到自己面對這樣情況時,可能比他們跌得更快。所以要溝通對話,明白我們是一體的。」
另一地下神父保祿,其教區在這幾年間已有八成地下神父轉到公開團體。而他所服務的教堂也被當局查封,目前他住在教友家中的雜物房。有知情人士說,神父住的環境一般,「是我見過神父住所中,最簡陋的一個」,但保祿神父仍堅持不轉公開。
保祿神父對天亞社說, 有些神父是「所謂為了保住教堂」而主動加入愛國會。
但他認為讓歷史評論對錯,「環境和個人認知不同,天主才是真正的主人,我們都是過客。」他又補充: 「公開也有公開的罪受,唯有天主的愛才是無限。」而他自己「就目前情況,是良心不能接受」,因為「給撒殫讓步,它會得寸進尺」。
他又指: 「臨時協議內容是保密的,說明教會還有甚麼秘密,不能讓大家知道。」然而,因為不能反對教宗,所以他選擇低調。
至於要否公開, 他認為, 一切「等教宗明文規定」後再作決定,若然良心接受不了,就回老家。他又稱現在協議只是臨時,「如果過不了幾天教廷撤回呢?」他認為目前不能輕舉妄動。
多默神父也說,除非教宗非常明確地叫他們公開, 他才會考慮,「因為要服從教宗」;但他也說,「若良心不能接受,那就回家找工作」,不過他仍會堅持過獨身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