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委會年會暨研討會探討香港未來與青年

期數
3906
刊登日期
2018.12.28
主曆
主曆 2018 年 12 月 30 日 聖家節

 

(本報訊)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十二月十六日假港島聖十字架中心舉行研討會暨周年大會,探討在中國因素影響下的香港未來,以及本地青年的前路。

研討會主題為「絕望中的希望──在中國因素下的香港未來」,由講員之一、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導師鄒崇銘博士探討「一帶一路下的明日大嶼」,他指當局以「基建霸權」推動經濟,只靠個別大型基建卻無以為繼。

鄒崇銘:當辨識發展問題

鄒崇銘以高鐵為例,稱很多已落成基建的實際和預期效益有很大出入。他形容這些計劃是「一個蓋兩個煲」,雖然能製造職位,但長遠而言對香港整體沒有太大得益,所以當局須不斷推出基建計劃去催谷經濟。

談到創新科技所引申的問題,他擔心網絡監控將會剝奪公民間的權力,而人工智能亦將會取代人類。他說,雖然社會無法阻止科技進步,但須釐清人工智能科技應為誰人效力。

陳滿鴻:堅持社會訓導願景

另一講者、方濟會陳滿鴻神父指社會訓導帶出公平社會的願景,他勉勵參加者於面對不公義的情況時要力陳己見,但最重要的不是要改變中央政府或社會,「而是推動意識培育,改變自己」。他又稱,社會訓導具備兩個特點,其一是無法與宗教分開,其二是它具備普世幅度,不止關心教會內的事。

談到中國宗教自由狀況,陳神父認為雖然在中梵簽署臨時協議前,中國已打壓宗教,但該協議是對宗教的惡夢開始,因為打壓行為開始,官方主教開始管理地下主教。

公教青年:青年擔心將來

另一講者公教青年黃裕銘則論及青年現況,他早前與多位青年傾談,問及他們對香港現況的觀感。他指大多青年都為香港的未來擔憂,擔心生活質素受到影響,並對社會形勢感到無力,認為自己無法改變香港現狀。他指部份青年於「雨傘運動」後感到自己「改變不到社會」,有意移民。

黃裕銘指部份他接觸的青年,有見於本地愈來愈多同輩說普通話、內地「潮語」,因此擔心下一代被內地同化,並質疑自己的香港人身份,「再過一段時間,香港人指的是誰?」

正委會會務報告:青年年推動關社培育

隨後的正委會周年大會上,成員於報告中指出,委員會於「青年年」與教會團體合辦培育活動,以提升青年的社會意識;同時在中國內地強拆十字架之際,委員會亦為宗教自由發聲;而成員來年亦會繼續就生態通諭回應環保議題。

面對社會不安,正委會主席陳樂信總結時與眾人共勉勵,稱該會本年的每月祈禱會帶出「絕望中希望」這主題,而「希望就是在眾多活動中見到多位教友的參與,以及一起為香港的未來出力」。

與會的聖猶達堂關社組青年馮嘉霖對本報說,在社會充滿絕望的氣氛時,教徒可把這困境視為福傳機會。她表示教會容易給人們「離地」的感覺,但一如當天的研討會,有助講解教會觀點,讓教徒在社會紛紜的觀點中,對社會事件有更全面的看法。

另一方面,年會舉行時,前正委會僱員聯同其他人士前往請願,就委員會對其解僱表達不滿。據了解,委員會此前已就此作出回應。

當天請願者向正委會遞交請願信,要求於兩週內回覆,並於一個月內安排平等及公開對話交待解僱事件。(吳)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