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育學校借助小班教學 幫助學生重拾學習自信

刊登日期
2019.01.04

(本報訊)群育學校專為有中度或嚴重情緒及行為問題的學生而設, 提供特殊教育服務,惟近年收生人數下降。有學者指相關服務需求依然殷切,因群育學校的小班教學能幫助學生克服困難,在主流學校以外重拾學習自信。

香港城市大學社會及行為科學系黃成榮教授早前對本報說,近年全港整體學生人數下降,有學校為維持收生人數,而未有轉介有需要的學生入讀群育學校;而外界標籤群育學校學生為不良分子,令家長卻步。 

城大學者黃成榮:教學與家舍模式屬優勢

黃成榮認為,群育學校可把握小班教學的優勢,度身制定學習方案; 同時為課程加設不同的技能培訓,發展具創意的內容以回應學生的學習需要。

他又指群育學校附屬家舍,成為了學生的另類家庭支援,「不少學生家庭背境複雜,又因著衝突破壞親子關係,故此短暫的住宿生活有助重建家庭關係」。他說,家舍有規律的生活能培養紀律,而導師的愛心教導讓學生體會溫馨愉快的生活。

自二○一七學年起,全港群育學校增至八所,當中三所女群育學校均由天主教會營辦,其中善牧會瑪利灣學校服務了逾半世紀,該校校長蔡子宗早前對本報說,群育學校幫助難於適應主流學校的女青年,當中透過適時培訓與支援去「對症下藥」,以提升她們的學習動機與生活技能,好能融入社會。

瑪利灣學校蔡子忠:社會應放下對青年標籤

蔡子忠指社會標籤群育學校專收「頑皮」學生,曾有群育學校遷校時遭鄰近中學校長反對,「當社會對群育學校的看法有誤解,教育界更應有教無類」。

他指近年入讀該校的學生大部份來自單親家庭、雙職父母家庭,或是中港家庭,她們乏人照顧;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難以融入主流學校,部份人的父親或母親患有情緒病或精神病,「父母是子女的模仿對象,當父母容易躁動或欠耐性時,子女也會受影響」。

他認為青年的成長背景衍生犯校規情況,而群育學校學生可透過學校與院舍的生活培訓去改善問題, 其中家舍住宿訓練學生自理能力,生涯規劃及不同的成長計劃則幫助學生尋找前路,以訂定人生方向。

群育學校家長:學校改善母女關係

家長黎笑珍讓女兒入讀群育學校,她說患有讀寫障礙的女兒從前經常不回家,母女二人亦時有衝突,但女兒中三轉到瑪利灣學校並入住家舍後,情緒問題逐步改善,而每次回家度假時更會主動分享校園生活,「學校有如我與女兒的中介人,老師與社工有耐性傾聽女兒心聲;女兒入住家舍時學習做人態度,重拾信心」。黎氏女兒目前就讀中六,她認為小班教學能因應女兒克服學習障礙。

根據教育局資料顯示,二○一三學年共有五百六十二宗群育學校轉介個案,一六年減少至四百二十六宗。(高)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