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主教滿載中國教會情懷
楊鳴章主教與中國大陸的天主教會看似關係不深,但實質上他在四十年司鐸及主教生活中,對中國教會的關注,遠遠超出一般新聞界的想像。
早在一九八五年三月,當已故胡振中樞機接受中方邀請,訪問北京及上海兩地的天主教團體,當時年青的楊鳴章神父作為教區社會傳播處主任,獲挑選為訪問團成員之一。楊主教不斷撰寫實地通訊及心得,連續刊登在教區的《公教報》之上;也許未必每一位讀者都認同楊主教對所見所聞的分析,但無可否認他以獨特的視角,大大豐富了香港教友對這一次京滬之行深層次認知。
一九八六年楊主教轉任堂區牧民服務之後,不時到訪聖神研究中心,了解中國教會的現況。其後他第二次赴美國深造學成回港,更於一九九二年至九六年間擔任聖神研究中心研究員。同一時期,楊主教亦在聖神修院神哲學院講授中國教會史,培育香港教區新一代對現代中國天主教會的認知。
楊主教出任香港明愛總裁一職的十多年間,亦不斷支持中國大陸上天主教會社會服務事工發展。二○一四年楊鳴章主教獲教宗方濟各任命為香港教區的三位輔理主教之一,也聯同夏志誠輔理主教及李斌生輔理主教出任聖神研究中心的董事局成員。
楊主教二○ 一七年八月一日繼任為教區第八任主教; 在八月二日的記者會上,楊主教多次被問及中梵關係。他指香港教會雖然在這方面沒有可扮演的角色,但樂意擔當橋樑,事實上建設橋樑比建設圍牆更重要;而若中梵雙方能延續對話,他也願意盡一分力。楊主教認為中梵關係仍有改進空間,他表示, 「因此我亦跟從湯樞機的看法,對此是積極的、樂觀的。」
楊主教說, 香港教會對此仍能作貢獻,一直時常與內地教會往來,例如培育內地教會人士、按其需要提供支援等。談到內地的主教任命議題,他指「主教只能由教宗任命」,而教宗以外的主教任命是不可能接受的。
就在他逝世前三個月的十月三日,楊主教接受《路透社》訪問時表示,支持在同年九月廿二日中梵之間簽署的臨時協議,他認為經過多年談判後,雙方能達成共識並向前邁進是極為重要。但他也認為臨時協議無法阻止打壓,無法阻止教堂被拆除,十八歲以下的年輕人仍然不允許去教堂。而這些事情都需要時間來解決。
由楊鳴章主教扼要但透切的分析來看,他對中國大陸上的天主教會,實在懷有過人的熱愛及關心, 令人懷念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