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學生·活】到曠野與天主談心

期數
3912
刊登日期
2019.02.08
作者
柏杜雅
主曆
主曆 2019 年 02 月 10 日 常年期第五主日

我想推介一本書, 名為《改變一天的十五分鐘祈禱》,我們身處一個忙碌的時代,人人都說自己很忙,甚少停下腳步,找一處安靜地方, 合上眼睛,留意自己呼吸,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聆聽天主。每天用十五分鐘祈禱,好像是非常奢侈的事, 但只要大家肯恆心練習,定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這是教會二千年豐富的靈修傳統——默觀祈禱。

聖經中,一對姊妹曾接待耶穌,妹妹「瑪利亞坐在主的腳前聽祂講話」, 而姊姊瑪爾大「為伺候耶穌忙碌不已」,甚至向耶穌投訴妹妹不幫忙。耶穌指出瑪爾大為了許多事操心忙碌,其實真正重要的事只有一件,而瑪利亞正是選擇了這一件。為得永生,重要的不是「做甚麼」「做多少」,而是首先要專務聆聽天主聖言(路八21 )。

又有一次,門徒奉命去傳福音,回來時已疲憊不堪,耶穌說:「你們靜靜地到偏僻的地方去休息一下」。當人體力透支時,更好的東西都不能做或不能吸收。當人極度疲倦、情緒不穩時,脾氣也會暴躁些。耶穌要門徒休息,因為人必須在內心接觸天主,信仰才會有深度。曠野或偏僻的地方是指與天主相遇的地方。

上學年,我曾跟中三的學生進行一次40 分鐘的默觀祈禱,前奏曲是靜靜地坐直身體、注意呼吸、學習聆聽,目的要讓學生靜下來,將壓力放下,放鬆身體各部位,意識天主的臨在。起初設計這活動時都擔心學生不能專注,會分心「傾偈」。我發現原來年青人是可以安靜的,而且是頗長時間的靜默,事後有些學生還要求,希望日後多進行此類活動。

此外,我們也可每天撰寫靈修札記,有關聖言或信仰的反省,例如一本書、一部電影,或某些事件為你帶來衝擊、新想法,就記下當下的感受。持續一段時間後,再翻看自己的札記,我們會發現自己的心路歷程、信仰成長,更能在日常生活中,察覺天主的臨在。

要持續有恆心的每天去做,漸漸我們可以將靜默時間增加到半小時或更長,其實祈禱就是靜下來,把我們的時間交給天主。祈禱就是讓我們疲累的身心在天主的懷抱中休息,接觸天主。天主會引導我們,領我們到曠野談心。

•聖神修院神哲學院「神學普及╲文憑課程」學生會供稿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