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區聖職人員學習營 從中梵協議看中國教會

期數
3912
刊登日期
2019.02.08
主曆
主曆 2019 年 02 月 10 日 常年期第五主日

(本報訊)教區一月八至十日假聖神修院舉辦聖職人員學習營, 題為「從中梵臨時協議的時代意義看中國教會的未來」,邀請中國教會研究員和教會人士主講,幫助修道人加深認識中國教會情況。

學習營分為四個主題,探討教宗方濟各與教會改革、習近平與宗教政策、中梵臨時協議、中國教會的未來。一月八日的學習營上,講者從神學角度介紹教宗方濟各的教會改革思想,以及帶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治國下的宗教政策和社會意識形態;九日及十日談中梵臨時協議並展望中國教會的未來。

教區聖職人員延續培育委員會主席蔡惠民神父一月三日對本報說,有神父反映部份教徒對中梵協議抱有疑問,學習營便從不同角度去分析協議背景,以至當前教會與社會處境,從而反思香港教會對中國教會的角色。 

陳劍光牧師談中國:重視集體多於個人權利

一月八日的環節上, 講者之一、基督教陳劍光牧師分析中國社會狀況,稱中國社會核心價值是跟共產黨走,而排拒普世價值,例如重視集體多於個人權利,認為宗教自由等公民權利是國家所賦予、外來宗教亦要有本地思想作為基礎; 政治上則權力集中於國家主席身上; 不少人面對這種意識型態, 「希望局勢穩定,多於要求有更大的自由度」。陳牧師早年在宗座聖保祿大學取得博士學位;陳牧師亦有研究中梵關係,並著有關於中國基督宗教發展的作品。 

阮美賢博士:推動公義與對話並行

另一講者、聖神修院神哲學院倫理神學教授阮美賢博士一月十日於會上指出,中國社會現況與教會的社會倫理原則存在張力,而中國教會當前面對的挑戰,是官方堅持獨立自主自辦和強拆十字架等政策,但內地信徒仍能在有限的空間下公開反對強拆十字架,以及推動公益事業如痲瘋病院等。

阮美賢認為,教會培育教徒良知和愛德的同時,也「要與中國文化和社會主義價值對話,找出共通點」,去發揚當中的愛德與正義價值;信徒亦「當相信每個人都可以發揮影響力」。

講者之一、聖神研究中心研究員林純慧於會上探討中國教會發展與中梵協議。

她一月十日對本報說, 香港信徒可成為內地信徒培育上的同行者,「而隨著國內教會人士知識提升、年輕一輩熱心積極,他們也可以分享所得」;她指香港過去舉辦不少國際聚會,可成為內地教會與普世交流的平台。

談到中梵協議,林純慧指這帶來內地教會不同的情緒與意見, 她期望各方藉溝通與祈禱去減低張力。

參加者龐樂培神父(B. Lepeu) 一月八日對本報說,政治一直影響宗教, 在中央對香港的統戰格局下,信徒應了解當前中國情況;同時亦應親身與內地信徒交流去一起成長。

另一參加者鄭生來神父一月十日對本報說,信徒應關心中國發展經濟時帶來生態問題;他又指香港教會早年協助內地修院培育修生, 未來仍有空間作更多神學交流。

去年九月廿二日,中國和聖座簽訂一項有關指派中國主教問題的臨時協議。(鄧╱朗)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