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區古道行小組講座 發表西貢歷史研究成果

期數
3913
刊登日期
2019.02.15
主曆
主曆 2019 年 02 月 17 日 常年期第六主日

(本報訊)「教區古道行計劃」工作小組二月二日假中文大學舉辦講座,分享該組研究西貢天主教傳教史的成果。成員指昔日傳教士除了傳承信仰外,也協助居民去解決生活困難。

該講座與中大天主教研究中心合辦, 題為「入鄉傳教:西貢的人文地理與信仰社區」,講者分別透過地理研究、舊照片,以及考察與口述歷史報告探討昔日西貢半島天主教小堂的傳教工作。

講者之一、工作小組委員楊錦泉從地理角度回顧天主教傳入西貢的歷程,他指昔日傳教士主要經水路傳教,據米蘭會(現宗座外方傳教會)資料顯示,傳教士以一艘名為「海星號」的帆船往來西貢與中國內地傳教,西貢便成為港島總堂至內地海豐和歸善等地的中途站,而昔日西貢十三間小聖堂中,十一間於沿岸興建。楊氏榮休前曾任明愛陳震夏郊野學園校長。 

楊錦泉談地理因素:傳教士協助弱勢農民

楊錦泉指傳教士為關心弱勢社群而走進西貢的客家村落傳教,為村民引入環境科技的技術去改善生活。「傳教士到西貢的貧困地區援助客家村民,幫助他們改善生活質素,因而令整村也信奉天主教,成為教友村。」他說,西貢半島多山瘠、少平原,當年聚居於河谷或沿岸低地的客家人耕作條件差,「海外傳教士善用地理知識與科技,讓村民受惠」。

他舉例說,有傳教士在深涌教授村民建造提霸幫助他們蓄水耕作;又建造小堂時亦善用採光技術,如位於北潭涌、白沙澳、鹽田梓、深涌等小堂以「東西走向」的建築設計,在聖堂裝設玻璃窗,以便在教堂內採光到祭台位置,解決沒有電源的問題。 

中大阮志偉:傳教士從事救濟與教育

另一講者、中文大學天主教研究中心榮譽副研究員阮志偉博士翻查互聯網資料,指早期攝影師拍下西貢的舊照片,保留了傳教士與客家族群、西貢墟的互動紀錄。

阮志偉展示在五十至六十年代,萬宜水庫興建前、位於官門水道的村落的照片, 當中的爛泥灣村及沙咀村等便有天主教傳教士進村傳教。「傳教士關心村民的生活,會攝下農民耕種,山坡上的梯田等相片」,相片記錄為客家人參與禮儀的小堂;當時除了天主教會使用船隻傳教外,照片中亦有基督教會所設的傳教船,他們會帶備日用品救濟村民;而傳教士日常會到客家村傳教、在聖堂外派發救濟品和提供教育服務等。

古道行小組委員兼歷史研究小組組長阮志偉說,有傳教士到西貢傳教後以地圖作記錄;基督教巴色會(崇真會)的客家團體更有紀錄天主教的傳教站。 

西貢聖心堂會長:傳教士建立教友村

另一方面,講者之一、西貢聖心堂牧民議會會長馬家威分享堂區的口述歷史成果,稱傳教士早年建立教友村,照顧村民的生活以至住屋需要。

馬家威五年前籌備聖心堂慶祝西貢傳教一百五十周年時,組織考察隊伍, 走訪西貢三條教友村:伯多祿村、太平村及明順村,訪問村民以了解他們的信仰生活。

馬家威進村與年長教徒重組口述歷史時,有教徒憶述早年西貢市對岸興建伯多祿村時,神父幫助村民爭取地方建屋,並與明愛協調,建成後幫忙分配單位入住,「教友感激神父和修女關心他們的生活」。

他指神父會定期進村開彌撒, 平日則由修女教導孩童學習,「神父還幫忙教友處理水、電,以至渠務問題,又會帶備日用品給予教友」。

「古道行」工作小組委員、浸會大學歷史系朱益宜教授講座前對本報說,小組研究西貢一帶已停用多年的小堂及村落之歷史,同時復修和保育建築物,也推動教育工作,讓更多人關心傳教歷史;他們藉著舉辦講座探討小堂周遭村落的歷史發展,以重現當年面貌。

參加講座的九龍灣聖若瑟堂青年信徒龔兆麒在大專修讀歷史課程,他向本報表示,曾到西貢小堂考察,傳教士的熱忱讓他思考西貢發展與教會的密切關係。另一參加者、元朗聖伯多祿聖保祿堂信徒陳富明對本報說,期望小組藉著復修小聖堂原貌,向後人傳承教會的歷史。

談到歷史研究小組的工作,阮志偉二月十一日對本報說,他們計劃於未來兩年進一步作口述歷史及檔案研究,重組教友村歷史並提出新的歷史觀點,以及透過刊物和網站分享成果。(高╱ 鄧) 

•「古道行」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followingthyway/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