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合力杜絕性侵犯問題

期數
3915
刊登日期
2019.03.01
主曆
主曆 2019 年 03 月 03 日 常年期第八主日

「在教會內保護兒童」會議於二月廿一日至廿四日在梵蒂岡舉行,各地主教團主席與修會負責人共同探討牧民方針,讓教會成員透過負起責任、確立彙報機制及保持透明度,以防治教會內的性侵犯兒童的行徑。

會議即時跟進的方案,包括教宗將頒布有關「保護兒童和脆弱成年人」的手諭;推出梵蒂岡城的新法律和指南, 以及信理部的手冊;成立「專門工作組」去協助有困難的主教團和教區。會議上,與會神長分別建議完善教會的管理運作,也要提防「教權主義」以避免濫權問題;同時教會亦要保持透明度。

沒有一個教會團體可以在這問題上獨善其身,性侵犯可以無聲無息發生。在香港,立法會早前引述社署資料指出,二○一七年新呈報的九百四十七宗虐兒個案中,有三百一十五宗便屬性侵犯。

兒童遭受性侵犯,不僅為當事人帶來難以磨滅的傷痕,更傷害整個家庭, 以至當事人與教會之間的信任。故此, 教會完善有關處理機制的同時,也要加強牧靈關懷,並積極改變教會內的文化,以期杜絕性侵犯問題的根源。

美加、澳洲和愛爾蘭等地的教會內性侵犯事件引起廣泛關注,當事人以至整個教會都備受傷害。這份傷痛源自人性弱軟,也出於制度上的惡——教宗方濟各提醒,部份問題源於「教權主義」。

聖若望保祿二世教宗二○○一年向教會內遭受性侵犯的受害者致歉,清晰向社會表達反省和改善問題的決心。若望保祿二世和繼任的教宗本篤十六世和教宗方濟各,不斷加速改革步伐。

教宗方濟各去年寫信給天主子民, 呼籲信徒藉著守齋祈禱和懺悔,以喚醒良知與團結互助之情。他也直指問題的根源,呼籲眾人促進教會內保護未成年人和絕不濫權的文化,並痛陳教權主義對性侵犯、濫權和踐踏良知的影響,教會應予以拒絕。

在本地教會內,教區成立「教區組織內性侵犯兒童投訴工作」,二○○九年亦推出處理守則,為接觸未成年人士的牧民工作者列出注意事項,如避免與兒童獨處等。該小組的調查員及支援者也跟進相關工作和關懷受害者。

保護兒童以外,教會亦要面對性騷擾的問題。教區去年底及本年三月初亦舉辦培訓活動,讓修道人及信徒學習去預防及處理教會內性騷擾;同時教區正制訂「教內防治性騷擾指引」,幫助堂區及教區機構完善處理方法。

教會團體在制度內著手,的確能起著防火牆的作用,但若教會內缺乏愛與性教育、推動合宜的兩性相處和對等關係,從內在去喚醒尊重之心,一切外在措施容易淪為形式主義。而華人社會對性的忌諱,亦間接令受害者噤聲,或助長隱瞞的文化。

若要在地方教會層面回應這次保護兒童會議,教會人士需要針對文化中的弊端,移風易俗,才能根除制度中的惡。

願我們如教宗方濟各二月十九日的推文所說,「在我們歷史中慘淡黑暗的時刻,上主臨在其中,敞開道路,提振沮喪的信德,為受傷的望德傅上油膏, 喚醒沉睡的愛德」。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