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墳場同工蘇偉敏榮休: 應待先人如自己親人

期數
3916
刊登日期
2019.03.08
主曆
主曆 2019 年 03 月 10 日 四旬期第一主日

跑馬地天主教墳場副主管蘇偉敏於三月起榮休,他指服務墳場應以人為本,「待先人如自己親人」,家屬也能感受這份尊重。

「我的職業生涯中,有三份一的日子在墳場度過。」慈幼會學校舊生蘇偉敏二月四日對本報說,期望退休後服務慈幼舊生團體、關心退休的慈幼會神父,延續從修道人身上的服務精神。 

生於方濟會堂區 長於慈幼會學校

蘇偉敏生於馬鞍山一個礦工家庭,他說居民跟牧養他們的方濟大家庭感情深厚;昔日雖然居於山頂,地方相對「落後」,「雖然生活並不富足,但總算溫飽,每個人都很感恩」。「我爸爸是『炮王』,是判頭,講究義氣的硬漢,他先會把手頭上的錢出糧給手足,然後才為自己打算。我不及他偉大,只求能平衡。」馬鞍山礦場於上個世紀早期相當繁盛,於七十年代末關閉。

馬鞍山聖方濟堂(舊堂)由方濟會神父所牧養,瑪利亞方濟各傳教修會亦服務當地家庭,蘇偉敏便在修女開設的幼稚園讀書,「修女很友善,教我們讀書寫字,也教道理」。

他六歲搬到紅磡後,喜歡到足球場踢球, 令父親擔心他因此學壞,便送他到澳門慈幼中學寄宿:「寄宿學校讓我學習紀律,不能只顧自己,這對我往後的人生影響很大。」他多年來一直與澳慈師長及同學維繫友誼。

蘇偉敏服務天主教墳場前做過不同行業, 他早年製作工廠工模,再於明愛白英奇專業學校修讀酒店管理後投身酒店業,又做過生意。一九九六年,他原先想應徵墳場維修主管,但最後只有副主管空缺,便放膽一試。

他強調墳場同工要用心辦好手續,「不能『擺烏龍』,哀家辦白事,心已經很亂,不能為他們添煩亂」;故此,他們要格外小心核對好安葬位置和封碑安排,以及校對相片及資料。

蘇偉敏說,有掃墓者表示心緒不寧從外國回港,後來發現墓需要維修,他認為教徒不用深究這類巧合,因教會應重視的,「是幫助哀家平伏心情,服務在世的人,引導他們走出哀傷,讓他們知道先人已回到天家」。他期望新入行者有這份心意。

服務墳場要有人情味

蘇偉敏認為墳場的服務應以人為本,「同工必須重視墳場的規則」,但人情與規矩未必一定對立,總會有空間幫助有困難的人。他引述前輩指出,服務墳場的同工應「待別人的親人,如同自己的親人,愛己及人」。他慨嘆目前的社會風氣不如以往,並一再肯定服務墳場不能只「做好份工」,也要有人情味。

談到墳場的工作,蘇偉敏指墳場有既定的系統流程,工作人員每天巡查整個墳場,主要安排清潔和維修,墓碑若遇到問題須圖文紀錄在案,聯絡後人安排維修,這些規矩都能令工作更有條理、更好地照顧先人的安置之所。

他說昔日做酒店業假期仍要上班,難以兼顧家庭,服務天主教墳場後作息正常,可以陪伴家人,「這工作讓我能關心家人,心靈很富足,所以我捨不得離開」。(鄧)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