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者之歌】活在「真福」

期數
3917
刊登日期
2019.03.15
作者
范錦棠
主曆
主曆 2019 年 03 月 17 日 四旬期第二主日

何謂福? 福是指人間富貴壽考,子孫繁盛,身體健康而言。古人對「福」字的詮釋: 甲骨文的「福」字是雙手捧酒的樣子,有酒即有福;另一說法,「福」的左邊是衣字旁,右邊是「一口田」,有田有地,吃穿不愁, 便是福。這些僅僅是人間塵世的俗福。

無論是人間世俗之福,抑或耶穌所說的「真福」,都是要靠自己耕耘,自己努力,自作自受;這既不是由他人施與,亦不會是天主白白賜予。禍福無門,惟人自招。因此,我們應行善積福。積福就是善工,譬如農夫播種於田,努力耕耘,必有收穫。「幾時人們為主耶穌而被辱罵迫害,你們在天上的賞報必豐厚。」(瑪五11 — 12 ) 

「地上的鹽要有鹹味,否則毫無用處;世界的光也當在人前照耀,好使人們看見你們的善行,光榮在天之父。」(瑪五13 — 16 )故此,若然我們是貪圖享受世上福樂的人,絕不能進入天國,屬於天國的人應有超凡的愛,愛仇以及犧牲自我的精神。

古語有云:「命由己造,相由心生,福禍無門,惟人自招。」人生就是這樣,命運是自己創造和把握。面對苦難,不應該悲天憫人只靠祈求天主,也應積極進取,才會守得雲開見月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成就,不同的人生終點。這不是完全由天主安排,也要看我們如何選擇,是否回應天主的召叫。若我們堅定信念,效法耶穌,努力行善。那麼,滴水足以穿石,命運也可以改變。蛹生於繭,困於縛,但牠能築繭為窠,破繭成蝶; 蓮生於淤泥,卻能聚泥成櫛成就了自己「冰清玉潔,馨香逸遠」的品格。命運是把握在自己手中,美好的生活源於自身所選的方向和堅持。

俗語說,靠別人的火取不了暖,看人家吃飯填不飽肚。我們一出生,就擁有或優或劣的起步環境,這是沒有辦法的事,但不管境況如何艱苦,也不能背棄信念,不能放棄真福八端的福音精神。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古來使然。生與死,憂與樂,福與禍,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又依一定的條件而轉化。艱苦,憂患可以使人自強不息;安逸享受容易叫人頹廢喪志,從而走向各自的反面。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個人在處於禍患的境遇時,反倒激發他奮發的心志, 使他邁向廣大的途徑。而生活在幸福環境中的人,反倒養成怠惰的習性,最終走向頹敗。

因此,我們時刻都應該以平靜的心態面對順逆境。在禍患中持守信念,勇敢跳越;在福樂時切莫忘形,時刻醒寤。信靠天主,隨遇而安。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