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研究中心舉辦講座 推動二十世紀教會歷史研究

期數
3917
刊登日期
2019.03.15
主曆
主曆 2019 年 03 月 17 日 四旬期第二主日

香港天主教會在過去的一世紀處身香港與中國歷史鴻流之中,不斷變化、自我挑戰、更新相融,發展成現今結合信仰、教育、社會服務三大支柱的面貌。為增加教友及大眾對本地教會歷史的認識,並合力保存,以延續教會的使命,香港中文大學天主教研究中心、香港教區《公教報》及檔案處將合辦「二十世紀香港天主教會歷史研究講座系列及研討會」。

這個整體的歷史研究活動於三月至年底逐步展開, 主要方向分七大類別:一、教會與國家(政府)大事; 二、教會與社會事件;三、教會人物研究;四、族群研究;五、教會建築物;六、禮儀、音樂或藝術;七、教會機構及信友善會。

涉及人物 與政教課題

香港中文大學天主教研究中心主任夏其龍神父指出,這次的歷史研究活動,希望能把教會更緊扣於其所處環境,因為各種政治或社會大事,或多或少都會影響到教會的生存,不能抽離其身處的時空背景。

他舉例說:「香港早期雖然身為英國殖民地,但不可能不受中國政治風潮的干擾,教會處身其中,亦難免受到影響。例如在國民政府時期,內地發生反基督宗教運動,香港教會辦學時,遂把中國文化帶進學校,修會學校以『德』、『培』等字來命名,以適應當時的大氣候。」

即使是教會建築,也不狹窄地研究建築風格,而是關注它們如何受到社會環境的影響, 如在三十年代世界經濟大蕭條,代牧區財政緊拙,教廷傳信部把聖瑪加利大堂「賣」給宗座外方傳教會,直至一九七一年宣布把教堂交由教區負責;在日本侵華時期,由於經濟環境困難,聖德肋撒堂的銅鐘、鍍金祭台等被出售; 又或是教會在五十年代以前,很長時間都是鄉村教堂,而非宏偉的西式建築。

至於教會人物,夏神父表示,教會不單只有主教、神父、修女,一般平信徒都有著積極的貢獻和動人事跡,「我們希望藉此機會發掘他們如何與教會相依,帶出當時信仰和社會的面貌」。

讓教友認識教會並延續使命

是次講座系列和研討會的研究資料來源, 分別有檔案研究(教區檔案處、各修會檔案館、政府檔案處、立法會檔案館等)、書籍和論文介紹或評論,以及口述歷史。

首場公開講座將於三月廿三日下午假中文大學舉行,主題為「香港天主教的傳教歷史」,由近期回港作短期教學的教會歷史學家柯毅霖神父(Gianni Criveller)主講。

意大利籍宗座外方傳教會士柯神父曾於二○○八年出版《從米蘭到香港,一百五十年的傳教使命》,紀錄其傳教會在香港的活動。宗座外方傳教會自一八五八年託管香港監牧區,直至白英奇主教(Lorenzo Bianchi)於一九六八年辭任香港教區主教一職,故此他們的傳教士與香港教會在二十世紀的成長,息息相關。

這個整體的歷史研究活動,還包括於本年十二月五及六日舉行的「20 世紀香港教會歷史研究研討會」,屆時結集多方對香港教會百年的研究,在會中發布成果。講座系列及研討會的更多詳情,請密切留意天主教研究中心網頁及《公教報》日後公布。

中文大學天主教研究中心供稿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