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道 ‧‭ ‬自在】工作為何

期數
3917
刊登日期
2019.03.15
作者
徐頌文
主曆
主曆 2019 年 03 月 17 日 四旬期第二主日

有教會團體早前邀請筆者以「與天主拍檔──工作的價值」為題進行專題分享, 對基督徒而言,從信仰角度探視「工作的價值」,實可補充社會學、經濟學甚至心理學對此課題的論述。聚會雖因報名人數不足而取消, 但既然分享內容已經準備,為免「白費」,筆者就藉此篇幅「循環再用」。

談到「工作」,不少人立刻會與「辛苦」、「勞累」、「沉悶」等負面字眼劃上等號, 然而, 按聖經所載, 工作其實原是來自天主的一份祝福, 更是樂園生活的一部份: 天主於是照自己的肖像造了人, 就是照天主的肖像造了人: 造了一男一女。天主祝福他們說: 「你們要生育繁殖, 充滿大地, 治理大地, 管理海中的魚、天空的飛鳥、各種在地上爬行的生物。」(創一27 — 28 )「天主將人安置在伊甸的樂園內, 叫他耕種, 看守樂園。」只因人犯罪, 才使工作變得好像一種懲罰: 「你一生日日勞苦才能得到吃食……你必須汗流滿面,才有飯吃。」(創三17 , 19 ) 

的確, 不論古今中外, 工作都是人賺取生活基本所需並維持及保障生活的主要途徑,不少人甚至將工作視為一份基本責任(無論是否為了生計)。除了物質及安全層面的需要之外,人也可藉著工作滿足「需求層次理論」中與精神價值有關的需要, 包括社交、身份認同、尊重、成就感及自我實現。工作也有其社會向度,因為「人無論男女,在為贍養自身及其家庭而活動時, 同時在適宜地為社會服務」並「照應弟兄姊妹的利益」。(聖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工作通諭》25 )

工作對個人、家庭及社會都有無庸置疑的價值,而對基督徒而言,工作有更深一層的意義。基督徒當然不會對伴隨工作而來的辛苦免疫,然而,當「基督徒將工作與祈禱連在一起,知道他的工作不但有助於世界的進步, 也有助於天主之國的發展」,且知道「工作所必須有的汗水和辛勞,使基督徒和每一個被召追隨基督的人,能親切地分擔基督降世所做的工作」(《工作通諭》27 ) 時, 就能體會到自己正在回應天主的召喚成為祂的合作伙伴, 以參與祂的創造及救贖工程,引領人重返樂園。

故人之所以工作,實在於為人本身的益處,「工作是為人, 不是人為工作」。正因如此,當當權者利用工作(或持續工作) 作為推卸社會保障責任的手段, 致使人民( 尤其貧病老弱的一群)為了生活而迫於接受一些有損人性尊嚴的工作,就是真真正正的將工作變成懲罰。

教區勞工牧民中心——港島 供稿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