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X通識】就算世界與我為敵 A man of Integrity

期數
3918
刊登日期
2019.03.22
作者
王慧慈
主曆
主曆 2019 年 03 月 24 日 四旬期第三主日

本片適用於高中通識教育科以下單元:
     單元一:個人成長及人際關係 
     單元二:今日香港 
     單元四:全球化

伊朗北部,瑞札為人正直,妻子哈蒂絲任職中學校長,與兒子三人生活樂也融融,惟多年前與工人爭取權益被捕後失去工作,遂遷到郊區飼養金魚維生。本以為回歸寧靜生活,豈料大財團覬覦其魚塘農地,無所不用其極迫他賣地。瑞札恪守道德原則,處處碰壁,漸漸發現對抗的不僅是大企業,還有鄰里鄉紳,甚至政府官員,彷彿整個世界與自己為敵⋯⋯ 

面對強權和不公義壓迫,人應該如何抉擇? ── 跟隨主流的錯誤價值觀行事,抑或堅守公義孤身作戰?前者充斥著似是而非的歪理,但人生道路平坦易走,相反後者荊棘滿途,崎嶇難行。在劇中不公義的社會制度壓迫下,許多人理所當然地選擇前者,更透過賄賂,彼此給予方便,美其名互相幫忙。男主角則選擇忠於是非對錯的原則,拒絕妥協,被大眾視為不合作的滋事分子, 幸得妻子諒解和支持。

女主角哈蒂絲同樣處於不公義制度的夾縫中,為了保住工作,只能無奈執行不合理的指令,亦耍手段保護丈夫,不自覺地以一己的權勢欺壓別人, 誠如劇中人物所說:「在這國家,你不壓迫人便會被人壓迫」,現實的殘酷叫人傷感嘆息。縱使整齣電影沒有任何流血或打鬥場面,但骨子裡卻充滿強權欺壓和制度暴力,那份壓迫感令人透不過氣。

事實上,本片亦反映導演穆罕默德蘇羅夫自身的不妥協經歷:早在二○一○年被指透過電影批判伊朗社會,被政府控以「危害國家安全」,禁止拍攝電影二十年及入獄六年,上訴後入獄刑期改為一年並緩期執行。儘管作品多次贏得國際獎項揚威海外,卻從未在祖國伊朗上映,每次只能將電影作品偷運出國參與國際電影節。二○一七年隨著本片在國際上映, 導演從外地回國,入境時遭沒收護照並被禁止出國,外界只能猜測跟本片在康城影展獲獎有關。數年前他在訪問中曾說:伊朗大多數媒體視他出席海外影展和得獎是「不忠」,利用電影作政治宣傳,塑造伊朗的負面形象。

《真福八端》第八端說:「為義而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瑪五10); 為正義而受迫害的人將得到天國,不僅指人死後進入天國,也包括現世得享天國的平安和祝福。《天主教教理》亦清楚指出義德是「倫理的德行,使人尊重每一個人的權利,奠定人際關係的和諧,促進人類的平等和公益⋯⋯待人公正,不偏不倚。」(宜參看1805-1807條)。

討論問題: 

  1. 假如你是劇中的瑞札,你會怎樣做?為甚麼? 
  2. 影片採用開放式結局,你認為故事如何發展下去? 
  3. 你遇過不公平或不公義事情嗎?你當時怎樣做?為甚麼? 
  4. 你對於「以暴易暴」的處事方式有甚麼看法? 

 波斯語對白╱中英文字幕╱片長117分鐘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