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間】消長和角力
嚴肅的史家把商以前只當作傳說年代,誰也不能確認炎黃和蚩尤這東西、夏夷兩大部族誰先到達太行山東麓。桑乾河的下游地區正好位於華北平原的西北角落(即如今北京以西的區域),是「黃泛區」覆蓋不到的死角,與鄭州以西的河洛地區新鄭的地貌頗相似:都處於黃土高原邊緣,由丘陵向平原過渡,符合剛從黃土高原上走下來的羌人進可攻退可守的心理。雙方在桑乾河下游涿鹿展開爭奪戰。史書說對陣的是炎帝和蚩尤,但涿鹿之戰可能是一系列族群衝突的統稱。開始是炎帝單挑蚩尤,落敗後求助於黃帝,最終合力打敗了蚩尤。
炎黃二族所佔據的三個區域(河洛地區、渭河平原、汾河及桑乾河流域)之間相互連接,東夷若以山東丘陵為中心向西滲透,與南北兩支羌人接觸的距離都不會相差太遠。黃帝族經營河洛地區早於炎帝族佔領桑乾河下游,根基會更牢固。東夷選擇從北面進攻炎帝族,是挑實力較弱的敵人下手, 但夷人向西滲透不會只在北路開打。估計黃帝族也不會老遠地沿汾河流域北上,繞個大彎去支援炎帝族。要戰勝東夷,東出河洛地區,直搗山東夷人老巢便成。東夷的主力已經被炎帝族吸引在北線,而黃帝族對河洛地區積累的資源更多,最終黃帝族在南線進攻取得勝利,標誌是黃帝族攻取了東夷的聖山泰山。
史稱黃帝封禪泰山,這也開了個中國古代政治文化的先例,之後每位自認為有所作為的帝王都會去做這例行公事。而我們知道,即使到了周代,山東丘陵還沒有完全融入華夏族。獲勝的炎黃族首領到泰山封禪, 既可標誌勝利,也是對敗落的對手表示尊重。雙方既然都無實力吃掉對方,衝突便轉化成融合。由是炎黃和東夷族群開始部落聯盟時代,雙方的文化開始兼具對方特色。但文化上東部更有優勢,西部吸收東部的文化因素更多。
夏的始祖是禹,禹之後是啓。有說「夏后啓」這稱號的「后」即皇天后土的「后」。人類學常識告訴我們,人明悟初開,通常先有地祇後有天神,可見「后土」代表大地,早於後來的「天帝」。而傳統五行配五方、五德的觀念中,黃帝恰恰是中央大帝以及土德之神,因此,夏代時人們所崇拜的「后土」也許就是黃帝,這也契合了夏禹為黃帝之後的傳說,也正好配合了他那「夏后」的稱號。黃帝最終打敗了蚩尤,斷絕了東夷西進中原的念頭,但蚩尤只是夷蠻的一個部族,這一役只是在較長時間裡阻擋了東夷人的步伐,中原之地始終為東夷覬覦。五帝之中,被夷人尊為祖先的顓頊和帝嚳的輩份最低也最後進。有說在五帝說出現之前,禹是人們所知道的最古老的神,他和堯是黃帝之後,都出自黃帝從陝西帶到河北的部族,中間夾著的舜則是夷人,而堯、舜、禹三代行的是禪讓制。那麼堯—華夏,舜—東夷,禹—華夏,這替代究竟是一派溫良恭順的你推我讓?還是族群間第一把交椅的爭奪?炎黃以至華夷之間, 還有更多史上沒記載的族群,是在漫長角力中逐漸磨合的。(神話與真實3)